利用許諾契約書

このurlで示される文書はGFDLに基づいて利用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GFDL日本語訳)。ただしこの利用許諾契約書そのものは改変できません。

原著作者:【むじん書院】

三國職官表 上

魏相國上公一人,第一品。(通典載魏官品,今分列各官下。)掌丞天子助理萬機(漢書百官表)。建安十八年,魏國初置丞相,二十一年改為相國,黃初元年改為司徒,甘露五年復置相國。前後居是官者四人。

鍾繇
建安二十一年由大理遷,二十四年坐事免。
華歆
延康元年由御史大夫遷,黃初元年改官司徒。
司馬昭
甘露五年由大將軍遷,咸熙二年薨。
司馬炎
咸熙二年由中撫軍遷,是年受禪。

蜀曰丞相。章武元年置,建興元年開府,軍國事無大小皆聽裁決。諸葛亮薨,因闕。居是官者一人。

諸葛亮
章武元年由軍師將軍遷,假節。建興元年開府,六年敗於街亭,自貶三等,以右將軍行丞相事。七年復為丞相,十二年薨。

吴曰丞相。黃武初置。寶鼎元年分置左右,建衡中復舊。居是官者十一人。

孫劭
傳無除授年月,注引吴錄云黃武初由車騎長史遷,四年卒。
顧雍
黃武四年由太常遷,赤烏六年卒。
陸遜
赤烏七年由上大將軍遷,八年卒。
步騭
赤烏九年由驃騎將軍遷,十年卒。本傳作十一年。
孫峻
建興二年由武衞將軍遷,兼大將軍,太平元年卒。
孫綝
永安元年由大將軍遷,是年誅。
濮陽興
永安五年由衞將軍遷,元興元年被誅。
陸凱
寶鼎元年由鎭西大將軍遷左丞相,建衡元年卒。
萬彧
寶鼎元年由常侍遷右丞相,鳳凰元年卒。
■沇
天璽元年。見國山碑,氏無考。
張悌
天紀二年由軍師遷,四年戰死。

府屬

魏中衞將軍一人,第四品(官品)。咸熙元年司馬昭為相國,相國府始置是官(宋志)。可考者一人。

龐會
龐德傳。

蜀無。

吴無。

魏驍騎將軍一人,第四品(官品)。咸熙元年與中衞將軍同時置(宋志)。

蜀無。

吴無。

魏軍師祭酒,無員,第五品(官品)。建安三年,武帝為漢丞相時初置(武紀),後因之。晉諱,但稱軍祭酒。案本書又或稱軍謀祭酒。)

董昭
武紀建安十八年注魏書。
薛洪
同上。
董蒙
同上。
王選
同上。
袁渙
同上,又本傳。
王朗
同上。
任藩
同上。
杜襲
同上,又本傳。
王粲
同上。本傳作軍謀祭酒。
傅巽
同上,又本傳。
張承
本傳。
郭嘉
景元元年紀。
張京
典論自序
李義
曹爽傳注。
杜夔
本傳。
董芬

案以上皆魏太祖為丞相時官。

蜀所置同。(亦名軍祭酒。案係陳壽避晉諱所改。)

來敏
建興五年。
尹默
同上。
射援
先主傳注三輔決錄。

吴無。

魏中軍師二人,第五品(官品)。

王淩
武紀建安十八年注魏書。
荀攸
同上,又本傳。

蜀置一人。

劉琰
建興九年。
楊儀
建興十二年。

吴無。

魏前軍師一人(魏書,同上),第五品。

鍾繇
魏書,同上

蜀所置同。

魏延
建興九年以征西大將軍行。
鄧芝
建興十二年。

吴無。

魏後軍師一人,第五品(官品)。居是官者無考。

蜀所置同。

費禕
建興中。
楊儀
建興十三年由中軍師遷。案此時丞相亮已卒?此官蓋踵前制不廢。

吴無。

魏左軍師一人(同上),第五品。

涼茂
魏書,同上。

蜀無考。

吴所置同,不屬丞相(皆以三公領之)。

丁奉
元興元年以右大司馬兼。
全琮
赤烏九年以右大司馬兼。

魏右軍師一人(同上),第五品。

毛玠
魏書,同上。

蜀無考。

吴所置同,不屬丞相(皆以三公領之)。

朱然
嘉禾九年以左大司馬兼。

魏軍師,無員,第五品。

華歆
建安二十二年。
成公綏
張旣傳注魏略。
山濤
咸熙元年以從事中郞行,鎭鄴。晉文紀。

蜀無考。

吴置一人,不屬丞相。

張悌
天紀二年傳,是年遷丞相。

副軍師一人,吴所置,不屬丞相。

諸葛靚
天紀四年傳注干寶紀。

魏司直一人,比二千石。(魏官品無,疑黃初以後不置。)太祖為漢丞相時置。

韋晃
武紀。

蜀無考。

吴所置同。

鍾離牧
本傳由長史轉。

魏左右長史二人,千石,第六品,署諸曹事(漢志)。太祖為漢丞相時始置左右(通典),甘露中因之。

薛悌
陳矯傳注世語。
王國
同上。
萬潛
武紀建安十八年注魏書。
謝奐
同上。
袁霸
同上。
王必
武紀建安二十二年。
陳矯

辛毗

蔣濟

吴質

司馬懿
晉書宣紀
徐奕
以侍中領。
杜襲
同上
趙戩
後漢書王允傳。蜀先主傳注魏略。鍾繇為相國時。
陳騫
晉書。
張華
同上。
孫該
孫劭傳注文章敍錄。景元初。
山濤
咸熙初。晉書。

蜀置一人。

王連
建興元年以屯騎校尉領。
向朗
建興初代連,以步兵校尉領。
楊儀
建興八年由參軍遷,以綏軍將軍領。

吴置一人。

鍾離牧

魏留府長史一人,丞相領兵出征,則統留事。太祖置(黃初以來不置)。

徐奕

杜襲

國淵
傳稱居府。

蜀所置同。

張裔
建興五年以射聲校尉領,後加綏軍將軍,領如故。
蔣琬
建興八年代裔,加撫軍將軍。
馬忠
以參軍副琬,署留府事。

吴無考。

魏行軍長史一人,太祖時置(後無)。

劉曄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左右司馬二人,千石,第六品,主兵(漢志)。太祖為漢丞相時置,後因之,咸熙元年增置左右。

典滿
典韋傳。
司馬懿
晉紀稱軍司馬。

以上太祖時。

夏侯和
咸熙二年紀。

蜀置一人。

魏延
建興五年以鎭北將軍領。
費禕
建興十年。

吴無考。

魏從事中郞二人,千石,第六品,職參謀議(漢志)。咸熙元年置(宋志)。

山濤
晉書。
羊祜
同上。

蜀置一人(見免李平公文)。

射援
先主傳注三輔決錄注,由軍祭酒遷。
樊岐
免李平公文以武略中郞將領。

魏主簿祭酒一人,第七品,錄省眾事(漢志),主簿久次者為之。(通典:魏常侍久次者為祭酒。此亦當同。)太祖為漢丞相時置(後無)。

賈逵

蜀無。

吴無。

魏主簿四人,第七品,錄省眾事。太祖為漢丞相時置。(賈逵傳有同僚三主簿,與逵為四人也。)咸熙元年因之。

楊修
後漢書本傳。陳思王傳注典略。
劉曄

蔣濟

司馬懿
晉紀。
司馬朗

令狐劭
倉慈傳注典略。
溫恢

賈逵
再任。
王淩

繁欽
王粲傳注魏略。
桓階

趙儼
俱本傳。

以上均太祖時。

劉毅
咸熙時由掾遷。晉書。
郭奕
咸熙時。晉書。

蜀所置同(員數無考)。

董厥

胡濟
董和傳注
宗預
建興初。
楊顒
建興初。楊戲輔臣贊注。
楊戲
同上。

吴無考。

魏參軍祭酒一人,第七品,參軍久次者為之(同上)。太祖為漢丞相時置(後無)。

張承

蜀無。

吴無。

魏參軍二十二人,第七品,太祖為漢丞相時置,咸熙元年增置(宋志)。

荀彧
建安十八年以侍中﹑光祿大夫行。
張範
以議郞。
張休

何夔

邢顒

程昱

傳注魏書。
孫資

仲長統
劉劭傳
陳羣

衞臻

裴潛

傅幹
武紀注九州春秋。

以上太祖時。

徐紹
咸熙元年紀。
郭豫
郭淮傳注晉諸公贊。
耿融
咸熙元年。華陽志。
董厥
咸熙元年。蜀志。
樊建
同上。
劉邁
晉書劉琨傳。
魏舒
晉書。
劉寔
同上。
杜預
同上。
司馬楙
同上。
孔顥
晉書唐彬傳。
王深
晉書荀勖傳。

蜀所置同,無定員。

馬謖

楊儀
建興三年署府事。
廖化
建興初。
宗預
同上。
張裔
同上。署府事。
蔣琬
建興五年。
費禕
同上。
王平
建興六年統五部。
馬忠
建興八年。
胡濟
免李平公文稱中參軍。
李邈
輔臣贊注。
姚伷
同上,由掾遷。
閻晏
免李平公文。
爨習
同上。
杜義
同上。
杜祺
同上。
盛勃
同上。俱稱行參軍。案通典各府所屬皆有正行參軍,此卽同。

吴無考。

魏參戰十一人(品秩無考)。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魏西曹屬一人(宋志),二百石,第七品,典選擧。太祖因漢制置掾屬,建安二十二年省(毛玠傳)。尋復。(魏諷﹑丁儀皆在二十二年以後。)咸熙元年復置,無掾(宋志)。○令史附。

郭諶
張魯傳。
魏諷
見武紀﹑鍾繇傳。
丁儀
延康元年。
崔琰

蔣濟

邵悌
鍾會傳﹑晉文紀。
令史盧毓
稱西曹議令史。太祖時。

蜀制掾屬同置(員數無考)。

李劭
見輔臣贊注。
令史賴厷
同上。

吴無考,有掾,韋曜未知何曹。

魏東曹掾一人,比四百石,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典選擧(毛玠傳)。○又云舊志西曹為上,東曹為下,宋志所列並同。太祖因漢制置,咸熙元年復置。

崔琰

毛玠

何夔

邢顒

徐宣

陳羣
以侍中領東西曹掾。
司馬懿
晉紀。
崔琰

徐奕

常林

任嘏
王昶傳注。
令史胡質

徐邈

蜀所置同。

蔣琬
建興元年。
楊顒
輔臣贊注。

吴無考。

魏戶曹掾一人,比三百石,屬二人,二百石,第七品。主民戶﹑祠祀﹑農桑(漢志)。太祖因漢制置,咸熙元年復置(宋志)。

衞臻

蜀無考。

吴無考。

魏金曹掾一人,比三百石,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主貨幣﹑塩鐵事(漢志)。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賊曹掾一人,比三百石,屬二人,二百石,第七品。主盜賊事(漢志)。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兵曹掾一人,比三百石,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主兵事(漢志)。太祖因漢制置,咸熙元年復置(宋志)。

令史郭淮
稱兵曹議令史。

蜀無考。

吴無考。

魏騎兵掾二人,比三百石,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唐六典:騎曹掌外府馬及雜畜。)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朱撫
咸熙二年紀。

蜀無考。

吴無考。

魏車曹掾二人,比三百石,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所主無考)。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鎧曹掾一人,比三百石,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唐六典:鎧曹唐改冑曹,掌戎杖器械。)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唐彬
晉書。

蜀無考。

吴無考。

魏水曹掾一人,比三百石,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所主無考)。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孫彧
咸熙元年紀﹑晉書文帝紀。

蜀無考。

吴無考。

魏集曹掾一人,比三百石,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所主無考)。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法曹掾一人,比三百石,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主郵驛科程事(漢志)。太祖因漢制置(宋志),咸熙元年復置。

高柔

令史盧毓
稱法曹議令史。俱太祖時。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奏曹掾一人,比三百石,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主奏議事(漢志)。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倉曹屬二人,二百石,第七品。主倉穀事。太祖因漢制置(同上),咸熙元年復置(宋志)。

劉廙

高柔

裴潛

傅幹
武紀注九州春秋,建安二十年。
楊修
後漢書本傳注引典略,陳思王傳注同。

蜀置掾一人。

姜維
建興六年加奉義將軍。

吴無考。

魏戎曹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所主無考)。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馬曹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所主無考)。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媒曹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所主無考)。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散屬九人,二百石,第七品。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蜀無考。

吴無考。

案魏太祖為漢丞相時,建安十五年府中始置徵事二人,有邴原﹑王烈(邴原傳)。崔琰復有校事,後改為撫軍都尉(見太平御覽)。建安十九年始置理曹掾屬,典獄,選明達法理者為之,有掾裴潛﹑高柔。復有軍謀掾賈洪﹑薛夏(並王肅傳注引魏略)﹑韓宣﹑令狐劭(倉慈傳注)﹑荀緯﹑徐邈﹑沐並﹑田豫﹑牽招,軍議掾高堂隆,右刺姦掾丁儀,令史高柔,文學掾王觀﹑司馬懿(晉紀),士曹屬韓曁。延康以來置否,無考。又太祖時掾有王粲﹑耿紀(武紀注三輔決錄)﹑鄭渾﹑鮑勛﹑趙戡(蜀志注傅子)﹑丁儀﹑王烈(管寧傳),掾屬有應瑒﹑劉楨﹑劉廙﹑和洽﹑王淩﹑龐涓﹑鄭渾﹑崔林,皆未知何曹(又有屬胡質)。咸熙初有掾劉巴(蜀志)﹑梁寓(吴志孫權傳注)﹑劉毅﹑劉頌﹑裴潛﹑王戎(並晉書)﹑祖武(晉書祖逖傳)﹑荀勖(晉書郭奕傳),屬劉喈(晉書劉毅傳),並同。蜀亦有掾李郃(廖立傳)﹑馬齊﹑姚伷(俱輔臣贊),屬董恢(允傳注襄陽記)﹑楊戲,令史董恢,俱未知何曹。

魏記室,無員,第七品。太祖時置。(後無考。案太祖為司空時有之,為丞相時宜同。)

蜀所置同。

霍弋

吴無。

魏門下督,無員(品秩無考)。太祖時置(後無考)。

邢顒

蜀所置同。

馬忠
建興元年。

魏舍人十九人,第九品,主閣內事(南齊志)。咸熙元年始置(宋志)。

蜀無。

吴無。

魏太傅上公一人,第一品,掌以善導,無常職(漢志)。黃初七年始置,位在三司上(本志○通典○是年詔太傅鍾繇﹑太尉賈詡並以疾依漢田千秋故事,乘輿上殿。後三公有疾,多以為準。)不常設,前後居是官者三人。

鍾繇
黃初七年由太尉遷,太和四年薨。
司馬懿
景初二年由太尉遷,持節統兵,都督諸軍事如故。嘉平三年薨。
司馬孚
甘露元年由太尉遷。

蜀先主為漢中王時曾置是官,卽位以後不置。居是官者一人。

許靖
建安二十四年由左將軍長史遷,章武元年轉司徒。

吴建興元年初置,居是官者一人。

諸葛恪
建興元年由大將軍遷,二年被誅。

府屬(蜀章武前所置不開府)

魏左右長史二人,千石,第六品,署諸曹事。本一人,嘉平二年增置左右(晉宣紀)。

吴無考。

魏司馬一人,千石,第六品,主兵。(通典云,魏置太傅太保,而不見官屬。官品有公府長史司馬,則太傅府屬蓋同。)

吴所置同。

李衡
永安元年傳注襄陽記。

魏從事中郞二人,千石,第六品,職參謀議(漢志)。

傅嘏
正始末。嘉平元年轉河南尹。
盧欽
嘉平中。晉書。
阮籍
嘉平中。王粲傳注魏氏春秋﹑晉書本傳。

吴無考。

魏主簿一人,第七品,省錄眾事。(王淩傳:宣王承詔,令主簿解縛。)

吴無考。

魏掾屬舍人十人(品秩同前)。嘉平二年增置。(晉書宣紀○又歲擧掾屬任御史秀才各一人。)

吴無考。

魏太保上公一人,第一品,掌訓護人主,道以德義(晉志)。景元四年始置,位在三司上(本志﹑通典)。不常設。居是官者一人。(案:通志金石略有魏太保任公神道碑,未詳何名。)

鄭沖
景元四年由司徒遷。

府屬

魏長史一人,千石,第六品,署諸曹事。司馬一人,千石,第六品,主兵。

從事中郞二人,千石,第六品,職參謀議。(以上並同太傅府下。)

掾屬舍人,員數無考。

蜀無。

吴無。

魏大司馬上公一人,第一品,掌武事。司,主也;馬,武也(宋志)。黃初二年始置(本志○通典)。位在三司上(御覽引晉公卿禮秩)。前後居是官者三人。(案魏制,大司馬或屯合肥,見曹仁傳,或屯皖,見明紀,以備吴。曹植求自試表:「若東屬大司馬,統偏師之任。卽指此。」)

曹仁
黃初二年由大將軍遷,四年薨。
曹休
黃初七年由征東大將軍遷,都督揚州如故。太和二年薨。
曹眞
太和四年由大將軍遷。紀稱兼驃騎將軍,本傳無。是年薨。

蜀同。延熙二年初置,居是官者一人。(蜀先主先為大司馬﹑漢中王。案董和傳,和與諸葛亮並署大司馬府事,時先主出征故也。)

蔣琬
延熙二年由大將軍進位,九年卒。

吴同。韋昭辨釋名曰:大司馬者,武也,大總武事。訓馬為武者,取其速行(北堂書鈔)。黃武七年初置,赤烏九年分置左右,建興中復舊。居是官者九人。

呂範
黃武七年由前將軍遷,是年卒。
朱然
赤烏九年由車騎將軍遷,十二年卒。
全琮
赤烏九年由衞將軍遷,十年卒。
施績
元興元年由上大將軍遷,建衡二年卒。
丁奉
元興元年由大將軍遷,建衡三年卒。
呂岱
建衡元年由上大將軍遷,太平元年卒。
滕胤
太平元年以衞將軍遷,是年為孫綝所殺。
陸抗
鳳凰二年由鎭軍大將軍遷,三年卒。
諸葛靚
晉書諸葛恢傳﹑世說言語注引晉諸公贊。天紀中。

府屬

魏軍師一人,第五品。

趙儼
太和中。

蜀無。

吴無。

魏長史一人,千石,第六品,署諸曹事。(同上○案:公孫淵為大司馬,有長史郭昕,見淵傳注魏書。)

蜀所置同。

許靖
表上漢中王稱左將軍領長史,時先主行大司馬,故曰領也。

吴無考。

魏司馬一人,千石,第六品,主兵(同太保府)。

蜀先主大司馬時,府中置前部後部司馬,復置營司馬。延熙初,惟置一人。

姜維
延熙中。
龐羲

趙雲

前部費詩

後部張裕

魏從事中郞二人,千石,第六品(同上),職參謀議(漢志)。

阮籍
晉書。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參軍二人(通典分正行),第七品。(案:公孫淵為大司馬,有柳蒲為參軍。傳注同上。)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主簿,無考。

蜀置一人,省錄眾事。

雍茂
劉巴傳注零陵先賢傳。

魏列曹掾,屬員數無考。

魯芝
晉書良吏傳。再任。

蜀軍謀掾(員數無考)。

韓冉
先主傳。

東曹掾一人。

楊戲
蔣琬傳。

又先主時有屬殷純(先主傳),未知何曹。

吴無考。

魏大將軍上公一人,第一品,掌征伐背叛(漢志)。建安二十五年魏國初置是官,黃初以來因之(本志),班次在太尉上。司馬師為大將軍,以叔父孚為太尉,始奏改在太尉下。(晉百官志○曹爽傳注引魏書,爽表曰:「今臣虛闇,位冠朝首。」又云:「太尉懿,高明中正,臣抱空名而處其右。」是時爽正為大將軍,則懿自大將軍而為太尉,蓋非美遷,且亦非魏常制,足證大將軍之在太尉上也。)後還復舊(宋志)。前後居是官者八人。

(案魏制,大將軍每屯長安以備蜀。曹植求自試表所謂「西屬大將軍」是也。)

夏侯惇
建安二十五年由前將軍遷,是年薨。
曹仁
黃初二年由車騎將軍遷,屯臨潁。是年轉大司馬。
曹眞
黃初七年由中軍大將軍遷,假節鉞,太和四年轉大司馬。
司馬懿
太和四年由驃騎將軍遷,假節鉞,靑龍三年轉太尉。
燕王宇
景初二年拜是官,四日免。
曹爽
景初二年由武衞將軍遷,假節鉞。嘉平元年免官,誅。
司馬師
嘉平四年由撫軍大將軍遷,持節,正元元年假黃鉞,二年薨。
司馬昭
正元二年由衞將軍遷,甘露元年假黃鉞,景元四年遷相國。

案:黃初二年拜孫權為大將軍。是時曹仁為之,乃員外置。

蜀同。建興十三年初置,景耀初復分置右大將軍。前後居是官者四人。

蔣琬
建興十三年由尚書令遷,延熙元年出屯漢中,開府,二年轉大司馬。
費禕
延熙六年由尚書令遷,七年假節,十五年開府。為魏降人郭循處殺。
姜維
延熙十九年由衞將軍遷,是年以段谷之敗自貶為後將軍,行大將軍事。景耀元年復故。
閻宇
景耀初。姜維傳。

吴同。黃龍元年初置上大將軍,又置大將軍,後皆並設。韋昭辨釋名曰:大將軍位在三公上(北堂書鈔)。前後居是官者十人。

陸遜
黃龍元年由輔國將軍遷,赤烏七年轉丞相。
諸葛瑾
黃龍元年由左將軍遷,赤烏四年卒。
呂岱
赤烏九年由鎭南將軍遷,建興元年轉大司馬。
諸葛恪
赤烏九年由威北將軍遷,假節,駐武昌。
孫峻
建興二年由武衞將軍遷,兼丞相,假節(孫亮傳不書)。太平元年卒。
孫綝
太平元年由武衞將軍遷,假節,永安元年兼丞相,是年伏誅。
丁奉
永安元年由左將軍遷,三年假節,元興元年轉右大司馬。
施績
永安初由驃騎將軍遷,元興元年轉左大司馬。孫休傳不載。
孫震
天紀二年。晉書王渾傳。

府屬

魏軍師一人,第五品。

杜襲
黃初七年至太和四年。
辛毗
靑龍二年以衞尉使持節領之。

蜀無。

吴無。

魏長史一人,千石,第六品,署諸曹事(同上)。正元初增置左右(晉書景紀﹑賈充李熹傳)。

應璩
正始初由侍中遷。王粲傳注文章敍錄。
阮籍
正始中。本傳﹑晉書。
鄧颺
正始中。曹爽傳注魏略
孫禮
景初三年。正始元年加散騎常侍。
楊綜
曹爽傳注世語。
令狐愚
王淩傳注魏書。
司馬璉
正元二年。晉書景紀。
賈充
甘露中由司馬遷。賈逵諸葛誕傳注﹑晉書本傳。
李熹
晉書本傳。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司馬二人,千石,第六品,主兵(漢志)。本一人,景元四年增置(晉紀)。

曹纂
劉放傳注引世語。
魯芝
曹爽傳注世語﹑辛毗傳注辛憲英傳﹑御覽引臧榮緒晉書﹑晉宣紀﹑晉書良吏傳。
胡奮
正元二年。諸葛誕傳。
賈充
晉書。
李熹
同上。

蜀置一人。

杜祺
呂乂傳
李福
延熙元年以前監軍領。

吴無考。

魏從事中郞四人,秩六百石,第六品,職參謀議(漢志)。本二人,景元四年增置(晉紀)。

荀詵
彧傳。
王基
正始中。
鄭袤
太和中。晉書。
鄭沖
正始中。晉書。
阮籍
嘉平初。王粲傳注魏氏春秋﹑晉書。
李熹
嘉平中。晉書。世說作李喜。
武陔
同上。
鍾會
正元中。管記室事。
李允
正元中。晉書。
荀勖
正元中,由參軍轉。晉書。
山濤
晉書。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主簿一人,第七品,省錄眾事。

楊綜
曹爽傳注引世語﹑晉宣紀。
師纂
晉文紀。

蜀同。

李密
華陽國志

吴無。

魏參軍六人(通典分正行),第七品。

荀融
荀彧傳注荀氏家傳。
阮籍
正始中。王粲傳注同上。
楊偉
正始五年。曹爽傳。
辛敞
正始中。辛毗傳注。
賈充
嘉平末。晉書。
荀勖
正元中由廷尉正遷。晉書。

蜀同。員數無考。

來忠
咸熙末。敏傳。

吴無考。

魏記室(員數無考),第七品,主上章表報書記(漢志)。

荀勖
正元中以從事中郞領。

蜀無考。

吴無考。

魏西曹掾一人,比四百石,第七品,主府吏署用事(漢志)。以下十曹皆司馬師為大將軍時置(宋志○太祖為大將軍時有屬滿寵。)

蜀無考。

吴所置同。

沈珩
孫權傳。權為大將軍時,建安二十五年。

魏東曹掾一人,比四百石,第七品,主二千石長吏遷除事(漢志)。

蜀同。

楊戲
延熙初。

吴無考。

魏戶曹掾一人,比三百石,第七品,主民戶﹑祠祀﹑農桑事(漢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倉曹掾一人,秩比三百石,第七品,主倉穀事(同上)。

蜀無考。

吴無考。

魏賊曹掾一人,秩比三百石,第七品,主盜賊事(同上)。

蜀無考。

吴無考。

魏金曹掾一人,比三百石,第七品,主貨幣塩鐵事(漢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水曹掾一人,比三百石,第七品(所主無考)。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兵曹掾一人,比三百石,第七品,主兵事器械。

蜀無考。

吴無考。

魏騎兵掾一人,比三百石,第七品。(唐六典:掌外府馬及雜畜。)

蜀無考。

吴無考。

魏鎧曹掾一人,比三百石,第七品。(唐六典:掌戎杖器械。○案宋志,騎兵下尚缺一曹,通典大將軍屬官有鎧曹,今取以補十曹之數。)

蜀無考。

吴無考。

案:魏嘉平中高儁(高柔傳引晉諸公贊)﹑滿長武(滿寵傳注世語)﹑裴秀﹑王沈﹑荀勖﹑王渾﹑盧欽(晉書),正元中華嶠(晉書)﹑孫佑(晉書○荀勖傳)俱為大將軍掾,劉肇(宋禮志景初三年)為大將軍屬,皆未知何曹。

魏營軍都督一人,第七品(晉志)。

刺姦都督一人,第七品(同上)。

帳下都督一人,第七品。(晉志:諸公及開府位從公者,皆置此三官,又置都督令史各一人。曹爽傳注世語:爽妻劉出,謂帳下守督曰,卽其證也。)

成倅
甘露四年,紀注魏末傳。
嚴世
嘉平元年。晉宣紀。

蜀無考。

吴無考。

魏舍人十餘人,第九品,主閣內事(南齊志)。本四人(晉志),景元四年增置(宋志)。

王羕
嘉平中。夏侯尚傳注世語。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太尉公一人,第一品。魚豢曰:太尉掌武事,古者兵獄官皆以尉為稱,尉,罻也,言兵獄羅罻也,以兵獄羅罻姦非(初學記)。延康元年初置,與司徒﹑司空為三公。(本志﹑通典○案:黃初二年日食,奏免太尉賈詡。詔曰:天地之災害,罪在朕躬,勿貶三公,遂為永制。)前後居是官者十一人。

賈詡
延康元年由大中大夫遷,黃初四年薨。
鍾繇
黃初四年由廷尉遷,七年轉太傅。
華歆
黃初七年由司徒遷,太和五年薨。
司馬懿
靑龍三年由大將軍遷,景初三年轉太傅。
滿寵
景初三年由征東將軍遷,正始三年薨。
蔣濟
正始三年由領軍將軍遷,嘉平元年薨。
王淩
嘉平元年由司空遷,假節鉞,三年謀立楚王彪,事敗,自殺。
司馬孚
嘉平三年由司空遷,甘露元年轉太傅。
高柔
甘露元年由司徒遷,景元四年薨。
鄧艾
景元五年由征西將軍遷,持節,都督隴右諸軍如故。咸熙元年以罪免官。
王祥
咸熙元年由司空遷,加侍中。晉書。

蜀同。章武三年追謚昭烈皇后,丞相亮上言,請太尉吿宗廟。不詳何人,蓋置而不常設。(案蜀志,惟丞相﹑大司馬﹑大將軍﹑司徒除免卒得書,丞相不常設,蓋以大司馬等為三公。)可考者一人。上官勝○唐書宰相世系表。

吴同。與司徒﹑司空為三公。(吴志惟丞相﹑大司馬﹑大將軍﹑太尉﹑司徒﹑司空除免卒得書,與魏制略同。)韋昭辨釋名曰:「公,貢也。才德兼於人,人咸薦貢於王而用之也。辨云:公,猶取正直無私而用之也,故曰公,字從八厶」(北堂書鈔)。建衡三年置。前後居是官者四人。

范愼
建衡三年由武昌督遷,鳳凰三年卒。
宏璆
天璽元年。國山碑有太尉璆,無氏。盧熊跋定作宏璆。
戴昌
晉書盛彥傳。
劉毅
隋書經籍志。

府屬

魏軍師一人,第五品。

裴潛
太和中。

蜀無。

吴無。

魏長史二人,千石,第六品,署諸曹事。本一人,魏末增置左右(晉書鄭默傳)。

沐竝
魏略。
鄭默
晉書。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司馬一人,千石,第六品,主兵。

陳珪
景初二年。晉書宣紀。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從事中郞二人,六百石,第六品,職參謀議。

王觀
靑龍中。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主簿一人,第七品,省錄眾事。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參軍二人(通典分正行),第七品。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列曹掾屬,員數無考。有掾鄧艾(靑龍中)﹑阮籍(正始中)﹑[一]王彧(王淩傳)﹑夏侯湛﹑范粲(俱晉書),屬朱誕(景初二年○宋書禮志)俱未知何曹。

蜀無考。

吴無考。

魏營軍都督一人,第七品。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刺姦都督一人,第七品。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帳下都督一人,第七品。

案晉書宣紀,有都督令史張靜,未知何都督下。

蜀無考。

吴無考。

魏舍人四人,第九品,主閣內事。

勞精
王淩傳。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司徒公一人,第一品,主民事(漢志)。魚豢曰:契為司徒,百姓和親,夔主賓客,遠人畢至。是其職也(藝文類聚○太平御覽)。黃初元年改相國為司徒(本志),與太尉﹑司空為三公(通典)。居是官者十一人。

華歆
黃初元年由相國改官,七年轉太尉。
王朗
黃初七年由司空遷,太和二年薨。
董昭
太和四年以衞尉行司徒事,六年拜眞。靑龍四年薨。
陳矯
景初元年由尚書令遷,一月薨。
韓曁
景初二年由大中大夫遷,二月薨。
衞臻
景初二年由司空遷,正始九年遜位。
高柔
正始九年由司空遷,嘉平元年假節行大將軍事(見晉書宣紀),甘露元年轉太尉。
鄭沖
甘露元年由司空遷,景元四年轉太保。
鍾會
景元五年由鎭西將軍遷,持節,都督關中諸軍如故。咸熙元年謀反,誅。
何曾
咸熙元年由征北將軍遷,二年轉為晉國丞相。
司馬望
咸熙二年由驃騎將軍遷。

蜀同。章武元年置,居是官者一人。

許靖
章武元年由漢中王太傅遷,二年卒。

吴同。寶鼎三年置,居是官者三人。

丁固
寶鼎三年由左御史大夫遷,鳳凰二年卒。
■燮
天璽元年。國山碑有大司徒燮,無氏。
何植
天紀二年由牛渚都督遷。何夫人傳作大司徒。

府屬

魏軍師一人,第五品。(劉劭傳注文章敍錄有司徒軍謀吏杜摯,卽軍師也。)

蜀無。

吴無。

魏長史一人,千石,第六品,署諸曹事。

沐竝
魏略。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司馬一人(通典),千石,第六品,主兵。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從事中郞二人,六百石,第六品,職參謀議。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主簿一人,第七品,省錄眾事。

程咸
何夔傳注引晉紀。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參軍二人(通典分正行),第七品。

蜀無考。

吴無考。

魏西曹掾一人,比四百石,第七品,典選擧(同上)。

王覽
晉書。

蜀無考。

吴無考。

魏軍議掾一人,比三百石,第七品。

董尋
景初元年紀注魏書。

蜀無考。

吴無考。

魏諸曹掾,屬無考。有掾陳羣﹑司馬望(晉書),未知何曹。

案王朗傳注魏略儒宗傳序,正始中有詔議円丘,普延學士。是時郞官及司徒領吏二萬餘人,雖復分布,見在京師者尚萬人。又王粲傳桓威為司徒署吏,高柔傳有司徒吏解宏,甘露三年詔司徒署應餘等吏。

魏司空公一人,第一品,掌水土事(漢志)。魚豢曰:「禹為司空,披九山,通九澤,次九州。使各以其職來貢,地方五千里,至於荒服,是其職也。」(初學記○藝文類聚)建安十八年,魏國初置御史大夫,黃初元年改為司空(本志),與太尉﹑司徒為三公(通典)。居是官者十八人。(景初元年崔林為司空,封安陽亭侯。三公封列侯自此始。)

華歆
建安二十二年由軍師為魏國御史大夫,延康元年轉相國。
王朗
延康元年由大理遷御史大夫,黃初元年隨官改為司空,七年轉司徒。
陳羣
黃初七年由鎭軍大將軍遷,靑龍四年薨。
衞臻
景初元年由尚書左僕射遷,二年轉司徒。
崔林
景初二年由司隸校尉遷,正始五年薨。
趙儼
正始六年由驃騎將軍遷,六月薨。
高柔
正始六年由太常遷,九年轉司徒。
徐邈
正始九年由光祿大夫遷,辭不受拜。
王淩
正始九年由車騎將軍遷,嘉平元年轉太尉。
孫禮
嘉平元年由司隸校尉遷,二年薨。
司馬孚
嘉平三年由尚書令遷,是年轉太尉。
鄭沖
嘉平三年由光祿勳遷,甘露元年轉司徒。
盧毓
甘露元年由尚書左僕射遷,二年薨。
諸葛誕
甘露二年由征東大將軍遷,是年以不就徵,發兵反,誅。
王昶
甘露三年由驃騎將軍遷,四年薨。
王觀
景元元年尚書左僕射遷,是年薨。
王祥
景元元年由司隸校尉遷,咸熙元年轉太尉。
荀顗
咸熙元年由尚書僕射遷。

蜀無。

吴同。寶鼎三年置,居是官者三人。

孟仁
寶鼎三年由右御史大夫遷,建衡三年卒。
董朝
天璽元年。國山碑。
滕循
天紀二年由執金吾遷,未拜,轉鎭南將軍。

府屬

魏軍師祭酒一人,第五品。建安三年太祖為漢司空時置。(案:或稱軍祭酒,或稱軍謀祭酒,皆避晉諱。)

郭嘉

董昭

徐幹

陳琳

阮瑀

路粹
俱太祖時。

吴無。

魏軍師一人,第五品。建安三年太祖為漢司空時置,後因之。

荀攸

魏長史一人,千石,第六品,署諸曹軍事。太祖時置,後因之。

劉岱
武紀。
沐竝
正始中。魏略。

吴無考。

魏司馬一人(通典),千石,第六品,主兵。太祖時置,後因之。

夏侯尚
本傳稱軍司馬。

吴無考。

魏從事中郞二人(通典),千石,第六品,職參謀議。

吴無考。

魏主簿一人,第七品,省錄眾事。太祖時置,後因之。

劉放

趙儼
並太祖時。

吴無考。

魏參軍二人(通典分正行),第七品。太祖時置,後因之。

華歆

王朗

曹純
仁傳以議郞。
賈詡

魯芝
晉書良吏傳,王朗時。

吴無考。

魏西曹掾一人,比四百石,屬一人,二百石,第七品,典選擧。太祖時置,後因之。

陳羣

陳羣

梁習

令史梁習

王思
習傳。

吴無考。

魏東曹掾一人,比四百石,第七品,典選擧(毛玠傳)。太祖時置,後因之。

毛玠

吴無考。

魏戶曹掾一人,比三百石,第七品,主田戶﹑祠祀﹑農桑。太祖時置,後因之。

田疇

吴無考。

魏倉曹掾一人,比三百石,第七品,主倉穀。太祖時置,後因之。

劉曄

阮瑀

吴無考。

魏諸曹掾,屬無考。案太祖時有軍謀掾孫禮﹑東閤祭酒邴原﹑刺姦主簿溫恢(孫禮傳)﹑司直杜幾﹑門下督陳琳﹑徐宣。受禪以後置否,無考。又太祖時掾田豫(孫資別傳)﹑王修﹑邴原﹑邢顒﹑掾屬司馬朗﹑衞覬﹑陳矯﹑國淵﹑徐宣﹑趙儼﹑徐幹﹑徐奕﹑張紘(吴志本傳),未知何曹。王朗時掾鄭袤﹑許允﹑魯芝(俱晉書)﹑王基,陳羣時掾傅嘏,亦但云司空掾。太祖時又有記室劉放﹑路粹﹑陳琳﹑阮瑀,後時置否,無考。

魏儀同三司,無員,魏加官,景初三年初置。加是官者皆以本官開府。(晉志:魏以黃權為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開府之名起于此。)可考者八人。

黃權
景初三年以車騎將軍加。
劉放
正始元年以中書監﹑左光祿大夫加。
孫資
正始元年以中書令﹑右光祿大夫加。
王淩
正始二年以車騎將軍加。
郭淮
嘉平二年以車騎將軍加。
王昶
嘉平二年以征南大將軍加。
諸葛誕
正元二年以鎭南大將軍加。
孫壹
甘露二年以侍中﹑車騎將軍開府加。

蜀無。

吴無。

魏特進,無員,魏加官。諸侯功德優異朝廷所敬異者,賜位特進,在三公下(漢志)。言以功德特進見也(藝文類聚引齊職儀)。諸官加特進者,從本官供給,特進但為班位而已,不別有吏卒車服(宋志)。可考者十五人。

楊秋
黃初中。武紀注引魏書。
鮮于輔
黃初元年以虎牙將軍加。公孫瓚傳。
閻柔
黃初元年以渡遼將軍加。同上。
臧霸
黃初初以執金吾加。
曹洪
黃初中以驃騎將軍加,太和中再以列侯拜。
郭表
太和四年以昭德將軍加。
毛嘉
太和末以光祿大夫加。
張郃
太和中以左將軍加。
劉放
正始七年以列侯加。
孫資
正始七年以列侯加。
衞臻
正始九年以司徒遜位加,秩加三司。
王夔
嘉平六年以光祿大夫加。
張緝
嘉平七年以光祿大夫加。
卞隆
正元中以光祿大夫加。
甄像
以駙馬都尉加。太平寰宇記祁州下。

蜀同。可考者二人。

向朗
建興末以顯明亭侯加。
鐔承
以太常加。華陽志。

吴無。

魏光祿大夫,無員,比二千石,第三品。職掌言誥,毗亮論道,獻可替否,贊揚德化(百官表注)。諸公吿老,皆家拜此位,及在朝顯職,復用加之。(通典○又云:先掌弔問,魏氏以來,轉復優重,不復以為使命之官。)位次三公(本志)。靑龍中分置左右,後還復舊。可考者二十三人。(案:漢屬光祿勳,魏時位次三公,則不當復屬。今依晉志,分列特進之後。)

楊彪
黃初四年以漢太尉拜,秩中二千石,位次三公。文紀注引續漢書。
董昭
黃初五年。
徐宣
太和中以尚書左僕射加。
衞臻
太和中以尚書右僕射加。
毛嘉
太和中由奉車都尉遷。
陳矯
靑龍中由尚書令加。
常林
靑龍中以太常拜。
劉放
靑龍中以中書監加,正始元年加左光祿大夫,金印紫綬。
孫資
靑龍中以中書令加。正始元年加右光祿大夫,金印紫綬。
裴潛
正始初。
徐邈
正始九年。
張緝
嘉平中以后父東莞太守徵拜。夏侯尚傳。
王夔
嘉平六年紀。
盧毓
嘉平中以尚書僕射加。
孫邕
嘉平六年紀注。論語疏序。
卞隆
正元初以后父拜。
韋誕
劉劭傳。
陳泰
正元初以右僕射加。
王觀
正元三年以尚書加。
鄭袤
景元初。鄭渾傳注晉陽秋﹑晉書。
裴秀
咸熙中以尚書加右光祿大夫﹑開府。裴潛傳注文章敍錄﹑晉書本傳。
武周
胡質傳注引虞預晉書。
何楨
晉書何充傳。

蜀同。可考者二人。

來敏
延熙初。
譙周
景耀中。

吴同。可考者三人。

周奕
永安四年傳。
石偉
同上。
紀陟
甘露元年傳。

魏太常卿一人,中二千石,第三品。掌禮儀祭祀,及行事,掌贊天子,大射﹑養老﹑大喪,皆奏其禮儀。每月朔晦,察行陵廟,幷選試博士,察其能否(漢志○唐六典)。建安二十一年,魏國初置奉常(武紀注魏書○劉淵林魏都賦注)。黃初元年改為太常(本志)。可考者二十三人。(通典:魏九卿秩次與漢同。○册府元龜:魏九卿並與漢同。)

奉常涼茂
文帝紀注魏書。
王修
同上。
王朗

太常邢貞
黃初二年。
邢顒
黃初四年。
董昭
黃初五年轉光祿大夫。
桓階
黃初中。正始四年詔。
韓曁
黃初七年至太和中,在官八年。太和三年行太傅事,見晉書禮志。
趙咨
黃初中。司馬朗傳。
和洽
靑龍三年。明紀注獻帝傳。
常林
景初二年至正始初。
王肅
正始六年,旬日遷司空。
夏侯玄
嘉平六年。
任晏
嘉平六年。紀注惟云臣晏。晉書任愷傳:愷父昊,魏太常。錢少詹大昕考異謂:昊卽晏字之譌。
王祥
正元中。晉書。
陳泰
甘露五年。本傳注干寶晉紀。本志﹑魏氏春秋皆作尚書僕射。疑是年暫領是官。
景元五年。蜀後主傳,無姓。
諸葛緒
咸熙末。晉書皇后傳。
夏侯和
淵傳注世語。
羊耽
辛毗傳注世語﹑晉書羊琇傳。
鄭袤
晉書本傳﹑庾峻傳。
傅嘏
晉書傅祗傳﹑隋志。

蜀同。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時置,後因之。可考者五人。

賴恭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傳。
王謀
建興初代恭。輔臣贊注。
杜瓊
建興中由大鴻臚遷。
鐔承
建熙中。孟光傳。
張峻
景耀六年。後主傳注王隱蜀記。

吴同。建安二十五年,權為吴王,置奉常。黃武四年改為太常(顧雍傳)。可考者十三人。

顧雍
建安末由大理遷奉常。黃武四年隨官改為太常,是年轉丞相。
陳化
黃武四年代雍,兼尚書令。孫權傳注吴書。
張弥
嘉禾二年傳。
藩濬
嘉禾中由少府遷,假節,赤烏二年卒。
顧譚
赤烏六年。
傅常
赤烏七年使持節。陸遜傳。
滕胤
太元元年由會稽太守遷。
全尚
太平三年代胤。
濮陽興
永安元年。
姚信
寶鼎二年傳。
周處
天璽元年傳。
張夔
天紀四年傳。
徐整
隋書經籍志。

魏丞一人(通典○六典),比千石,第七品,掌行禮及祭祀小事,總署曹事(通典)。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主簿一人(通典),第八品,省錄眾事。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博士四人(通典),比六百石。掌引導乘輿,王公已下應追謚者議定之。文帝初置。(晉志○案:魏制以五經博士為太學博士,而別復創置太常博士。案晉志﹑通典可見。)

張華
晉書。

蜀無。

吴無。

魏協律都尉一人(晉志○通典),第六品。掌擧麾節樂,調和律呂,監試樂人典課。太祖定荊州,得杜夔,始置是官(通典)。

杜夔

蜀無。

吴無。

魏太學博士祭酒一人,六百石,第五品,以博士之聡明有威重者為之,掌國子學。(漢表○官品亦名國子祭酒。)

蜀無考。

吴所置同。

韋曜

魏太學博士十九人(晉宋志),比六百石,第五品。掌以五經教諸子弟(通典),易施﹑孟﹑梁丘﹑京氏,尚書歐陽﹑大小夏侯,詩魯﹑齊﹑韓,禮大﹑小戴,公羊嚴﹑顏。(後漢志凡十四博士。)黃初五年,又置春秋穀梁博士(本志)及王朗易傳﹑王肅尚書﹑詩﹑論語﹑三禮﹑左氏解並列學官(王朗傳)。黃初五年四月立太學,置五經課試之法(文紀)。募學者好誦太學為門人,滿三年通一經者稱弟子。(北堂書鈔引摯虞決疑要注○又晉書嵆康傳: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太和四年,詔郞吏中學通一經才任牧守者,博士課試,擢其高第者亟用,其浮華不務道本者,皆罷退之。(明紀○建安十九年注獻帝起居注,魏遣博士侍送貴人。則此官蓋隨奉常設也。又杜恕傳注魏略樂詳傳:黃初中,太學初立,有博士十餘人。此則十九人之數,蓋又後時增置者也。)

鹿優
文帝集答臨淄侯詔。
韓益
同上。
蘇林
黃初中。文紀注﹑劉劭傳注魏略。
董巴
文紀注。
邯鄲淳
黃初二年。王粲傳注魏略。
樂詳
黃初二年。杜恕傳注魏略。宋禮志詳作祥。
高堂隆
太和初。
卑湛
太和中。張郃傳。
趙怡
太和中。宋書禮志。
馬均
明紀,宋書禮志均作鈞。
傅祗
景初二年。崔林傳。
秦靜
景初中。高堂隆傳。
■範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無氏。
庾峻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甘露元年紀晉書。
淳于俊
甘露元年紀。易博士。
馬照
同上。
管邈
管寧傳。
孫該
劉劭傳注文章敍錄。
劉毅
晉書鄭袤傳。
程咸
同上。
劉寔
同上。
鄒湛
晉書。
宋鈞
晉書徐苗傳。隋書經籍志作均。
杜希
宋書禮志。
張揖
隋書經籍志﹑顏師古漢書敍例。
張融
同上。
周元明
詩中谷正義引陸璣草木蟲魚疏。

蜀惟曰博士,先主定蜀時置,員數無考。

許慈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傳。
胡潛
許慈傳:與慈並為學士。則亦博士也。
許勳
同上。
尹宗
尹默傳。

吴惟曰博士,員數無考。永安元年詔:[二]案古置學官,立五經博士,核取應選,加其寵祿。科見吏之中及將吏子弟有志好學者,各令就業。一歲課試,差其品第,加以位賞。

盛沖
永安五年傳。

魏太史令一人,六百石,第六品,掌天時星暦。凡歲將終,奏新年暦,凡國祭祀嫁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時節禁忌,凡國有瑞應災異,掌記之。(漢志○又有待詔三十七人,見漢志。員吏有監候郞二十人,侯部吏十五人,掌候天文。見册府元龜。案高堂隆傳注魏略,有太史待詔駱祿,又周宣傳為中郞屬太史,卽是。)

王昱
延康元年。宋書符瑞志。
許芝
黃初四年。諸葛亮傳注。
高堂隆
黃初中以侍中領。

蜀所置同。(景耀元年,史官言景星見,大赦改年。則有此官可知。○晉書律暦志:劉氏在蜀,仍漢四分暦。)

吴所置同。(晉書律暦志:中書令闞澤受劉洪乾象法於東萊徐岳,又加解注。中常侍王蕃以洪術精妙,用推渾天之理,以制儀象及論,故孫氏用乾象暦至吴亡。○又有太史郞陳苗,見陸凱傳○趙達見本傳。)

吴範
黃武中以騎都尉領。
韋曜
建興元年。

魏丞一人,二百石,第八品。

許芝
文紀注。
韓翊
黃初中。晉宋書暦志。

蜀無考。

吴所置同。

公孫滕
趙達傳。

魏靈臺丞一人(晉宋志),二百石,第八品,主候望(册府元龜)﹑頒暦(六典)。

馬訓
曹爽傳注世語。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太廟令一人,六百石,第七品,守廟,掌案行埽除。(漢志○案:黃初四年有司奏立二廟,太皇帝大長秋與文帝高祖處士共一廟,特立武帝廟,百世不毀,並在鄴。太和三年,洛京廟成,使太常韓曁﹑宗正曹恪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帝神主于鄴。十二月乙丑至,奉安神主于廟,一廟四室。景初元年,有司始更奏定七廟,於太祖廟北為二祧,其左為文帝廟,號高祖,其右擬明帝廟,號曰烈祖,為昭穆祧,三祖之廟,萬世不毀。其餘四廟,親盡迭遷。文帝﹑甄后別立寢廟,明帝又別立平原主廟。皆見本志及晉書禮志中。)

蜀志高廟令一人(華陽國志)。(章武元年四月立宗廟,祫祭高皇帝以下。)昭烈帝廟令一人,秩次同。(案:北地王諶哭於昭烈之廟。據此則當別立廟令,如世祖廟令之于後漢也。)

吴同。(吴志五鳳二年十二月作太廟。太平元年傳注吴暦又曰:正月為鍾立廟,稱太祖廟。孫晧追尊父和為文皇帝。有司奏言宜立廟京邑,寶鼎二年使守大匠薛翊營立寢堂,號曰清廟。則亦宜有太廟令也。)

魏齋郞,(宋志二十四人○魏無考。)第八品(官品)。

行夜督郞,(官品○員數無考。)第九品。

魏太祝令一人(通典○册府元龜祝誤作祀),六百石,第七品。凡國祭祀,掌讀祝及迎送神(漢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第九品,掌祝小神事。

魏太樂令一人(宋志○通典),六百石,第七品。凡國祭祀,掌請奏樂,及大饗用樂,掌其陳序。(漢志○曹爽傳:擅取太樂樂器。)

杜夔
黃初中。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六典○通典),第九品。

邵登
杜夔傳。
張泰
同上。
桑馥
同上。宋書樂志:杜夔創定雅樂,時有鄧靜﹑尹商善訓雅樂,哥師尹胡﹑舞師馮肅﹑服養,夔悉總領之。晉志同。

魏每陵園邑令一人,(諸書不載,案漢書獻帝紀,靑龍二年葬于禪陵,置園邑令丞。則魏諸陵可知。是武帝高陵﹑文帝首陽陵﹑明帝高平陵﹑文德甄皇后朝陽陵與禪陵,凡五也。)六百石,第七品。掌守陵園,案行埽除(漢志)。

蜀同。昭烈帝葬惠陵,後主敬哀皇后葬南陵,皆應如漢制置令丞。

吴同。(孫晧卽阼,追尊父和為文皇帝,改葬明陵。置園邑二百家,令丞奉守。據此則諸陵可知。是孫權蔣陵﹑孫休定陵與明陵,凡三也。)

魏丞一人(六典),第九品。

右屬太常。

魏光祿勳卿一人,中二千石,第三品。掌宿衞宮殿門戶(漢志),朝會則皆禁止(通典),及主諸郞之在殿中侍衞者(初學記引齊職儀)。建安十八年,魏國初置郞中令(魏都賦注),黃初元年改為光祿勳。(本志○案武紀,建安十八年始置六卿,蓋有郞中令﹑太僕﹑大理﹑大農﹑少府﹑中尉凡六,其奉常﹑衞尉﹑大鴻臚﹑宗正皆二十一年始置,延康元年紀注卽有九卿矣。)可考者十五人。(管寧傳:太和三年徵光祿勳,不就,不在此數。)

郞中令袁渙

王修

路粹
隋書經籍志。
光祿勳和洽
建安末至黃初初,隨官改為光祿勳。
常林
太和元年。
崔林
太和中。
高堂隆
景初中。
繆襲
正始初。劉劭傳。
盧毓
正始中。
王肅
嘉平初。
鄭袤
正元初。晉書。
衞烈
咸熙中。衞臻傳。
袁奧
袁渙傳注袁氏世紀。
鄭沖
晉書。
劉劭
隋書經籍志。

蜀同。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時置,後因之。可考者五人。

黃權
建安二十四年。先主傳。
王柱
華陽國志。
李嚴
建興六年以中都護加。
向朗
建興中。
裴儁
延熙中。

吴同。初亦曰郞中令,權稱尊號,改為光祿勳(劉繇傳)。可考者五人。

郞中令陳化
黃武四年傳注。
光祿勳劉基
黃武初為郞中令,後隨官改為光祿勳。
石偉
永安元年傳注楚國先賢傳
孟宗
太平元年。見孫綝傳。永安五年傳轉左御史大夫。
薛瑩
天紀四年傳。

魏丞一人(六典),比千石,第七品。

魏五官中郞將一人,比二千石,第四品,主五官郞(漢志)。漢建安十六年文帝為五官中郞將時副丞相置,官屬有長史涼茂﹑邴原﹑吴質(魏略),文學徐幹﹑應瑒(王粲傳)﹑劉廙﹑蘇林(劉劭傳)﹑夏侯尚,司馬趙戩(蜀志注魏書),門下賊曹盧毓﹑郭淮,功曹常林。踐阼以後不置。

劉類
梁習傳注魏略,由弘農太守遷。
嚴幹
魏略。

蜀同。

五梁
杜微傳。

吴同。

濮陽興
赤烏中。
刁元
太平元年傳。
宏璆
甘露元年傳。
丁忠
寶鼎元年傳。
薛珝
薛綜傳。
夏方
晉書孝友傳。

魏司馬一人,第八品(官品)。

魏中郞比六百石,侍郞比四百石,郞中比三百石,皆第八品,無員。主更直,執戟宿衞諸殿門,出充車騎(漢志)。中郞可考者九人,郞中可考者二十五人,皆未知何署,附列於此。(案:初學記﹑通典皆云魏晉以來無三署郞,而本書有中郞﹑郞中,官品復載之,則不應無三署郞也。或自晉以來始無之耳。)

中郞棧潛
文紀注。
鄧颺
曹桑傳注魏略。
黃休
黃初中。晉書刑法志。
荀詵
同上。
荀顗
正始初。晉書。
郭修
嘉平五年詔。
姜維
以中郞參天水軍事。
司馬進
晉書譙剛王傳。
司馬斌
晉書西河繆王傳。
郞中陳肅
呂布傳注。
陳承
鄧哀王傳注。
毛曾
皇后傳。
鄭小同
高貴鄕公紀注。
張參
張範傳注魏書。
管邈
管寧傳。
鄭崇
渾傳。
典滿
韋傳。
胡纂
胡昭附傳。
隗禧
王肅傳注魏略。
毛機
玠傳。
杜摯
劉劭傳注文章敍錄。
韋誕
同上。
孫該
同上。
酉牧
高堂隆傳。
王基
太和中察孝廉。
杜寬
杜機傳注杜氏新書。擧孝廉。
姜維
御覽引魏略。
衞愼
公孫度傳注魏略。
邵瑁
同上。
羊琇
咸熙二年紀。
魯芝
晉書良吏傳。
李恩
晉書律暦志。
山濤
晉書。
傅玄
同上。

蜀同。中郞﹑郞中可考者五人,未知何署,附列於此。

中郞郭演
廖立傳。
董恢
董允傳注襄陽記稱宣信中郞,疑非三署郞。
郞中董恢
同上。
常勖
以州從事入為光祿郞中。華陽國志。
何隨
同上。

吴同。

中郞滕牧
滕夫人傳。
薛綜

郞中謝承
謝夫人傳。

又中郞可考者一人,郞中可考者九人,未知何署,附列於此。

中郞賀邵
永安元年。
郞中鄭泉
黃武元年傳注吴書。
褚逢
黃武五年。孫權傳。
朱據
黃武初。
鍾離牧
赤烏五年。
盛沖
後主休傳。
顧悌
雍傳注吴書。
殷禮
同上傳注通語。
張純
孫和傳注吴錄。案張溫傳,曁豔見時郞署混濁淆雜,欲覈選三署。則吴有三署郞之證也。
袁勳
後漢書袁術傳。

魏左中郞將一人,比二千石,第四品。(案程昱傳,昱以東中郞將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蔣濟傳亦云:自相國長史出為東中郞將,濟請留,帝曰:願須良臣以鎭邊境。則漢末及魏時四中郞將已如晉制分駐,但未有定駐之地耳。今姑从前制,附列於此。左作東,同。)

李伏
文紀注獻帝傳。
蔣濟
黃初元年由相國長史遷,四年復代領曹仁兵再任。

以下左皆作東。

孫登
黃初二年。吴志本傳。
桓範
曹爽傳注魏略。
司馬亮
晉書汝南文成王傳。

蜀同。

傅僉
章武初。輔臣贊注。
秦宓
建興初。
杜瓊
建興初。

吴同。

周敏
晉書周訪傳。

魏司馬一人,第七品。

魏中郞比六百石,侍郞比四百石,郞中比三百石,皆無員,第八品(同上)。

蜀同。

吴同。

中郞張勝
隋書經籍志。
沈憲
宋書自序。

魏右中郞將一人,比二千石,第四品。(右或作西,同。)

李招
黃初初。
鮑勛

徐福
黃初中。蜀志諸葛亮傳注引魏略。

案:此人事蹟,在魏無所表見。

李允
景元四年。晉書右作西。

蜀同。

宗預
建興中。
李譔
延熙中由中散大夫遷。

吴同。(居此官者無考。然吴有三署郞,見張溫傳,則有右中郞將可知。)

魏司馬一人,第七品。

魏中郞比六百石,侍郞比四百石,郞中比三百石,皆無員,第八品(同上)。

蜀同。

吴同。

魏三署主事各一人,四百石,(唐六典○官品不載。)主三署事。於諸郞之中察茂材者高第者為之,次補尚書郞,出宰百里。(同上引漢官)。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南中郞將一人,比二千石,第四品。建安二十四年始置。(晉宋志○陳思王傳○案:南北二中郞將下,疑無所屬,又其中郞等有無,無考。)

曹植
本傳。

蜀所置同。

楊戲
建興中。

吴無。

魏司馬一人,第七品。

魏北中郞將一人,比二千石,第四品。建安二十三年始置。

曹彰

吴質
黃初初,使持節,督幽幷諸軍事,治信都。崔林傳又云:統河北諸軍事。
司馬遂
晉書濟南惠王傳:督鄴城守。

蜀所置同。(案:蜀有南中郞將,則此官疑與同置。)

吴無考。

魏司馬一人,第七品。

魏虎賁中郞將一人,比二千石,第五品,主虎賁宿衞。

桓階
建安十八年。
甄像
太和初。皇后傳。
郭芝
太和中。同上。
毛曾
景初四年。是年使持節兼太尉改。葬文德皇后於朝陽陵。
令狐劭
倉慈傳注引魏略。
夏侯績
夏侯淵傳。
荀惲
荀彧傳。
司馬翼
晉書。

蜀同。

來敏
建興元年。
董允
建興中以侍中領。
關統
延熙中。壯繆傳。
糜威
糜竺傳。

吴無考。

魏司馬一人,第七品。

魏虎賁中郞比六百石,侍郞比四百石,郞中比三百石,皆無員,第七品。(官品作期門郞○案漢書百官表,武帝置期門,平帝更名虎賁,則期門卽虎賁也,本志皆以為虎賁。張郃傳:明帝遣南北軍士三萬及武衞﹑虎賁衞郃是也。又見許允諸葛誕傳。漢制,虎賁郞父死子代,魏亦當同。)

張修
咸熙二年紀但稱虎賁。

蜀同。

中郞趙統
趙雲傳。

吴無考。

魏羽林中郞將一人,比二千石,第五品,(官品不載,疑與虎賁同。)主羽林郞(漢志)。

毛曾
景初中。皇后傳。

蜀置羽林左右部督各一人。(李恢傳有羽林右部督,則有左可知。)

右部李球
李恢傳。

吴置羽林督一人。(見孫皎傳,品秩無考。)

孫咨
皎傳。

魏司馬一人,第七品。

羽林郞,無員,比三百石,第八品,掌宿衞侍從(漢志)。

令狐劭
倉慈傳注魏略。

魏羽林左監一人,秩六百石,第五品,主羽林左騎(漢志)。

桓範
延康中。曹爽傳注魏略。
司馬遜
晉書譙剛王傳。

蜀置羽林監一人。

吴無。

魏羽林右監一人,秩六百石,第五品,主羽林右騎(漢志)。

荀頵
荀彧傳注家傳。
朱遺
御覽二百十四引魏名臣奏。
毌丘儉
太和初。但云為監,未知左右。
夏侯玄
靑龍時自黃門侍郞左遷。

蜀無。

吴無。

蜀虎步監一人,蜀所置,掌宿衞士。(水經注渭水下○姜維傳:諸葛亮與張裔等書曰:姜伯約,涼州上士也。又曰:須先教宮中虎步兵五六千人。據此,則為宿衞官可知。)

孟琰
水經注,同上。

吴繞帳督一人,吴所置,掌宿衞兵。(孫鄰步闡傳:一云召還武昌,為繞帳督;一云召為繞帳督,皆典宿衞兵。又張溫傳:權詔以繞帳﹑帳下﹑解煩兵五千人與之。)

孫鄰
孫賁傳。
步闡
由西陵督遷。

蜀虎騎監一人,蜀所置,掌宿衞士。(此官蓋與虎步監同,如漢武騎常侍之類。)

糜照
糜竺傳。

吴帳下左右部督各一人,吴所置,掌宿衞兵。(已見張溫傳。)

右部陸遜

魏奉車都尉,無員,比二千石,第六品,掌御乘輿車(漢志)。或以為加官。(本志○又嘉平中以加郭修之子,未知何名。)

郭表
后妃傳。
郭永
同上。
毛嘉
同上。
卞蘭
同上。
盧毓
嘉平元年以吏部尚書加。
鬷宏
公孫度傳注魏名臣奏。
王夔
嘉平六年紀。
司馬炎
嘉平中。晉書本紀。
徐紹
咸熙元年紀,以相國參軍加。
劉永
咸熙元年。蜀志本傳。
劉輯
同上。

蜀同。

法邈
法正傳。
黃皓
董允傳。案:皓為此官,則蜀制奉車都尉蓋參用寺人。
衞繼
輔臣贊注。

吴同。韋昭辨釋名曰:奉車都尉,奉天子乘輿。辨云:主乘輿乘車,尊不敢言主,故言奉(御覽)。

顧譚
顧雍傳。
諸葛恪

諸葛綽
諸葛恪傳。

魏駙馬都尉,無員,比二千石,第六品,掌駙馬。(漢表○案:小顏曰:駙,副也。)或以為加官(本志)。

趙儼
延康元年。
杜襲

龐涓
黃初元年。
鄭渾
黃初元年以侍御史加。
楊豐
黃初中。閻溫傳魏略。
鮑勛

毛曾
后妃傳。
郭詳
同上。
賈穆
賈詡傳。
高堂隆
太和初。
游楚
太和中。張旣傳注魏略。
孔桂
明紀注魏略。
何晏
論語集解序。
王觀
嘉平初以尚書加。
甄毅
太平寰宇記祁州下。
司馬衡
晉書常山孝王傳。

蜀同。

諸葛喬
建興元年。諸葛亮傳。
鄧良
景耀六年傳。

吴同

王蕃
以散騎中常侍加。
賀劭
王蕃傳。
薛瑩
同上。
虞氾
同上。

魏騎都尉,無員,秩比二千石,第六品,掌羽林從騎(漢表)。或以為加官(本志)。

曹休

蘇林
延康元年。文紀注。
董巴
同上。
鮑勛
建安末使持節。本傳注魏書。
司馬孚
黃初初以黃門侍郞加。
劉劭
黃初中由陳留太守遷。
郭立
太和元年。后妃傳。
郭詳
太和四年。同上。
郭訓
同上。
毛嘉
同上。
毛曾
同上。
樂詳
太和中由博士遷。杜恕傳注魏略。
王才
明帝時。杜恕傳。
李豐
明帝時。夏侯淵傳注魏略。
張緝
張旣傳注﹑夏侯淵傳注魏略。
荀顗
正始中以侍中拜。晉書。
魯芝
晉書良吏傳。
又甘露二年紀,詔以宣隆﹑秦絜之子並為騎都尉。劉放傳,齊王卽位,放﹑資次子並封騎都尉。未知何名。

蜀同。

馬秉
章武中。馬良傳。
諸葛瞻
延熙元年。

吴同。

趙咨
建安二十五年傳注吴書。
是儀
建安末。
虞翻
以會稽功曹行。
駱統
同上。
劉鑠
劉繇傳。
劉尚
同上。
嚴畯

周劭
黃武中。周泰傳。
顧濟
顧雍傳。
顧承
嘉禾中兼領羽林兵。同上。
周循
周瑜傳。
朱異
赤烏初。
吴範

陸景
陸抗傳。
潘翥
潘濬傳注吴書。
譚紹
建興初。潘夫人傳。
孫俊
永安元年。孫和傳注吴歷。

魏太中大夫,無員,千石,第七品。凡大夫議郞皆掌顧問應對,無常事(漢志)。

賈詡
建安十八年。
蘇林
黃初中。顏師古漢書敍例。
杜襲
太和四年。
劉曄
太和六年為大鴻臚,以疾拜今官,靑龍二年再任。
韓曁
景初二年。
田豫
正始中以衞尉疾篤拜今官,食卿祿。
庾遁
胡昭傳注庾氏譜。
祝仍
唐書宰相世系表。

蜀同。

宗瑋
章武二年傳。
尹默
建興十二年。

吴同。韋昭辨釋名有曰:「太中大夫在中,最高大也。」(御覽二百四十三)

趙咨
孫權傳注吴書
鄭泉
黃武元年傳。
馮熙
黃武二年傳注吴書。
裴元
嚴畯傳。

魏中散大夫,無員,六百石,第七品。

龐涓
黃初中自西海太守徵拜。
脂習
王修傳注魏略。
嵆康
晉書。

蜀同。

李譔
延熙初由太子僕射遷。
譙周
延熙中。

吴同。

蔣延
諸葛恪傳。
將匠或
元和姓纂。

魏諫議大夫,無員,六百石,第七品。

徐奕
建安末。
賈逵
同上。
寇茲
景初二年。水經河水注三。
孔晏乂
正始八年紀。
李義
魏略。
司馬景
晉書沛順王傳。
司馬綏
晉書范曄康王傳。
司馬倫
晉書趙王傳。

蜀同。

杜瓊
建興元年。
尹默
同上。
杜微
建興初。
五梁
同上。由議郞遷。
費詩
建興十二年。
又龐統父為此官,名無考。

吴無考。

魏議郞,無員,六百石,第七品。

田疇
魏國初建時,以下同。
張範

杜襲

曹仁

賈逵

梁習
建安十八年。
張旣
建安中。
司馬懿
晉書。
孔羨
文紀。
庾嶷
黃初中。劉劭傳﹑晉書刑法志。
荀詵
同上。
李休
黃初中。曹爽傳引魏略。
張承

楊沛
黃初中。賈逵傳注。
吉茂
太和中。常林傳注魏略。
木竝
同上。
趙儼

董經
胡昭傳注引魏略。
司馬昭
景初二年。晉書紀。
王肅
正始中。
裴秀
咸熙二年。晉書武紀。
段灼
咸熙中。晉書。
司馬陵
晉書任城景王傳。

蜀同。

孟光
建安二十四年。
五梁
杜微傳。
又龐統父為此官,遷諫議大夫,名無考。

吴同。

唐固
建安二十五年。闞澤傳。
張溫

陸瑁
嘉禾元年公車徵拜。

魏謁者僕射一人,比千石,第五品,掌大拜授及百官班次(晉志)。為謁者臺率(漢志),或監塩官(衞覬傳○晉食貨志)。

陳承
黃初二年以郞中兼此官,使持節。鄧哀王傳注魏書。
諸葛璋
黃初四年。諸葛亮傳注集。
郭鎭
郭淮傳注晉諸公贊。
王業
鍾會傳注博物記。

蜀無考。

吴無考。

魏謁者十人(晉志),四百石,第八品,掌小拜授及百官報章(通典),或塩冶(本志)。

郭元信
晉書石苞傳。

蜀同,員數無考。

吴無考。

魏宂從僕射一人,第五品。漢有中黃門宂從僕射,非其職也。魏因其名,置是官(宋志)。掌散從師射事。(北堂書鈔○晉志此官屬光祿勳,蓋承魏制。)

李昭
高貴鄕公紀注魏氏春秋。
畢軌
辛毗傳。
司馬權
晉彭城穆王傳。

蜀無。

吴無。

魏守宮令一人(册府元龜),六百石,第七品。主御紙筆墨尚書財用諸物及封泥(漢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二百石,第九品。

魏黃門令一人,(唐六典,魏有此官,而非宦者。○册府元龜)六百石,第七品。主省中諸宦者(漢志)。董巴曰:禁門曰黃闥,以中人主之故也(同上注)。文帝下令,限中人不得過諸署令,為著令,藏之(本志)。

董箕
曹爽傳。

蜀同。

黃皓
董允傳。

吴無考。

魏丞﹑從丞各一人,二百石,第九品。

蜀同。

黃皓
董允傳。

魏掖庭令一人,(唐六典,魏有此官,而非宦者。○册府元龜)六百石,第七品,掌後宮貴人采女事(漢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左右丞各一人,二百石,第九品。

右丞周成
隋書經籍志。

魏清商令一人(册府元龜○本志),六百石,(漢無此官,依諸令補。)第七品,所掌如掖庭令。(嘉平六年紀注,稱少帝見九親婦女有美色,留以付清商。又帝使保林﹑李華﹑劉勳等與小優郭懷﹑袁信等戲清商令,令狐景呵之。是所掌如漢掖庭令也。)魏所置(漢無此官)。

令狐景
見上。

丞一人,二百石,第九品(依諸丞補)。

龐熙
嘉平六年紀注。

蜀無。

吴無。

魏暴室令一人(册府元龜),六百石,第七品。主中婦人疾病者就此室治,其皇后﹑貴人有罪,亦就此室。(漢志○嘉平六年紀注,張美人死,使暴室厚殯棺是也。)漢但置丞貳掖庭令,魏始置令。(據漢晉志可見。)

蜀無考。

吴無考。

魏華林園令一人(册府元龜),六百石,第七品。主華林園,本名芳林園,避少帝諱改名。(初學記○玉海引魏略曰:明帝靑龍三年,于芳林園中起陂池,楫櫂越歌。又曰:明帝起土山於芳林園西北,陬使公卿官僚皆負土成山,立松竹雜木善草於其上,捕山禽雜獸置其中。)

蜀無。

吴無。

右屬光祿勳。(漢志云:自五官將至羽林監,皆以職屬光祿勳,自奉車都尉以下,以文屬焉。魏亦當同。晉承魏制,今諸署次第並據晉志。)

魏衞尉卿一人,中二千石,第三品,掌宮門衞士宮中徼循事(漢志)。建安二十二年,魏國初置衞尉(魏都賦注○武紀注引魏書)。黃初以來因之。可考者十人。

程昱
建安中為此官,後坐與中尉邢貞爭威儀免,黃初元年再任。
李義
黃初中。夏侯玄傳注魏略。
董昭
太和元年任,四年行司徒事,六年轉司徒。
辛毗
太和中由侍中遷,轉大將軍軍師,靑龍二年復任。
劉靖
明帝時。劉馥傳。
辛敞

田豫
正始中由幷州刺史遷。
滿偉
嘉平末至甘露初。滿寵傳注世語﹑嘉平六年紀注。
武周
晉書武陔傳。
阮共
世說新語賢媛注陳留志。

蜀同。可考者二人。

劉琰
建興初由固陵太守遷。
陳震
建興七年由尚書令遷。

吴同。可考者三人。

嚴畯
建安二十四年至黃龍初。
蔡款
張昭傳注吴錄。
馮朝
五鳳二年傳。

魏丞一人(六典○通典),比千石,第七品。

魏公車司馬令一人,(管寧傳○案:官品無司馬二字。通典云:晉江左以來始置,云公車令耳。)六百石,第六品。掌宮南闕門,凡吏民上章,四方貢獻及徵詣公車者。(漢志○案:魏國初建卽置是官,見陳思王傳中。)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二百石,第九品。

魏衞士令一人,(官品不見,漢晉志皆有,魏不應無,特無南北宮耳。)六百石,第七品,掌衞士。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二百石,第九品。

魏左右都候各一人(官品),六百石,第七品。主劍戟士徼循宮及天子有所收考(漢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各一人,第九品。

魏宮掖門,每門司馬一人,比千石,第七品。有承明門(文紀)﹑閶闔門﹑神虎門﹑雲龍門﹑(皆見水經注○雲龍門又見晉書楊駿傳,明帝造。)司馬門(明紀注魏略)﹑東止車門﹑西止車門﹑東掖門﹑西掖門。(俱見高貴鄕公紀注魏書。)

滿長武
滿寵傳注世語。

蜀無考。

吴無考。

右屬衞尉。

魏太僕卿一人,中二千石,第三品,掌車馬,天子每出,奏駕上鹵簿用,大駕則執御(漢志)。建安十八年魏國始置太僕(魏都賦注)。黃初以來因之。可考者十四人。

國淵

何夔

董昭
黃初七年。
李恢
杜幾傳注傅子。
夏侯儒
正始二年由征南將軍遷。張旣傳注魏略。
陶丘一
正始二年。管寧傳。
王觀
正始中由少府遷,嘉平元年行中領軍。晉書。
庾嶷
正始中由大鴻臚遷。胡昭傳﹑嘉平六年紀注。
荀紹
正始初。荀彧傳注荀氏家傳﹑通志金石略。
武陔
景元末。晉書。
劉原
咸熙二年。晉書皇后傳。
高誕
高柔傳注。
摯模
晉書摯虞傳。

蜀同。可考者一人。

蔣顯
景耀六年傳注蜀記。

吴同。(後主亮永安二年備九卿官。案吴前有太常﹑郞中令﹑衞尉﹑廷尉﹑宗正﹑少府六卿,惟無太僕﹑大鴻臚﹑大司農。然則三卿皆此年所置。居是官者無考。)

魏丞一人(六典○通典),千石,第七品。

魏典虞都尉一人,第六品(官品),主田狩。魏所置。(漢志無○案:晉志又有典虞丞,魏官品無。后妃傳明悼毛后父嘉本典虞車工卒,卽屬此。)

司馬一人,第八品(官品)。

蜀無。

吴無。

魏左右中牧官都尉三人(六典○通典○官品),第六品,主邊郡苑馬(通典)。魏所置。

司馬各一人,第八品。

蜀無。

吴無。

魏考工令一人(通典),六百石,第七品。主作兵器弓弩刀鎧之屬,成則傳執金吾入武庫,及主織綬諸雜工(漢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左右丞各一人(通典),第九品。

魏車府令一人(六典○通典),六百石,第七品,主乘輿諸車(漢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第九品。

魏典牧令一人(通典),六百石,第七品,主牧馬。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二百石,第九品。(晉志又有羊牧丞,魏無考。)

魏乘黃廏令一人(六典○通典),六百石,第七品。漢有未央廏令﹑長樂廏丞,入魏,遂改為乘黃廏(六典)。乘黃,古之神馬,因以為名(通典)。主乘輿及廏中諸馬。(漢志○案:魏都賦注,鄴城西下有乘黃廏。又武紀建安十九年注引獻帝起居注,魏遣乘黃廏令侍送貴人。則此官蓋建國時卽置。)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六典○通典),二百石,第九品。

魏驊騮廏令一人(六典○通典),六百石,第七品。掌乘輿及廏中諸馬(漢志)。魏所置(六典)。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通典),二百石,第九品。

右屬太僕。

魏廷尉卿一人,中二千石,第三品。掌平獄,奏當所應,凡郡國讞疑,皆處當以報(漢志)。建安十八年魏國始置大理(魏都賦注),黃初元年改為廷尉(本志)。可考者十一人。

大理鍾繇
建安十八年由前軍師遷,二十一年轉相國,延康元年再為大理,黃初元年隨官改為廷尉,四年轉司徒。
王朗
建安二十一年由奉常徙,延康元年轉司空。
廷尉高柔
黃初四年由治書執法遷,在官二十三年,正始六年轉太常。
盧毓
正始中由尚書僕射遷,後以微過免。曹爽傳。
司馬岐
嘉平初由陳留相遷。
鍾毓
嘉平中。鍾繇傳﹑嘉平六年紀注。
何楨
甘露元年。胡昭傳注文士傳﹑晉書文紀。
賈充
甘露中由大將軍長史遷。晉書。
衞瓘
景元中由侍中遷,以本官持節,監鄧艾軍事(同上)。
陳本
陳矯傳。轉鎭北將軍。
和適
和洽傳。

蜀同。(居是官者無考。案:劉琰下獄,彭羕收付有司,秦宓下獄,後乃貸出。華陽國志作置之于理,則非無廷尉也。)

吴初亦置大理,後改為廷尉(顧雍傳)。韋昭辨釋名曰:「廷尉,占官,以尉尉民心也。」(藝文類聚○御覽)凡掌賊及司察之官皆曰尉,尉,罰也,言以罪罰姦非也(御覽)。可考者五人。

大理顧雍
建安二十五年。
廷尉郝普
黃龍二年。胡綜傳﹑蜀志。
丁密
太平元年傳。永安五年轉左御史大夫。
虞聳
由越騎校尉遷。虞翻傳。
虞昺
虞翻傳。

魏正一人(六典○通典),六百石,第六品,掌平決詔獄(漢志)。

司馬芝

司馬岐
司馬芝傳。
裴秀
嘉平中。晉書。
荀勖
由安陽令遷。同上。
劉寔
由尚書郞遷。同上。

蜀無考。

吴無考。

魏監一人(宋志○六典○通典),六百石,第六品,掌平決詔獄(漢志)。

王觀
黃初中。

蜀無考。

吴所置同。

隱蕃
黃龍二年。胡綜傳﹑孫登傳注吴書。

魏平一人(宋志○六典○通典),六百石,第六品,掌平決詔獄。(漢志○案:正﹑監﹑平,謂之廷尉三官。鮑勛傳:收三官已下付刺姦,卽此。)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律博士一人(宋志),六百石,第六品,掌科律。太和元年尚書衞覬奏置(本志○衞覬傳)。

蜀無。

吴無。

魏主簿一人(六典○通典),第八品,省錄衆事。

張登
王朗傳注引集。

蜀無考。

吴無考。

魏諸獄丞各一人,第七品。(官品○晉志有左右二人。)

蜀無考。

吴無考。

右屬廷尉。

魏大鴻臚卿一人,中二千石,第三品。掌諸侯及四方歸義蠻夷,其郊廟行禮,贊導,請行事,旣可,以命羣司。諸王入朝,當郊迎,典其禮儀,及郡國上計,匡四方來,亦屬焉。皇子拜王,贊授印綬。及拜諸侯﹑諸侯嗣子,及四方夷狄封者,臺下鴻臚召拜之。王薨,則使弔之,及拜王嗣。(漢志○案陳思王傳:景初中詔黃初中諸侯奏植罪狀有大鴻臚者,皆削除之。又云:被鴻臚所發士息書。又中山王袞薨,使大鴻臚典護喪事。又楚王彪有罪,亦使大鴻臚持節賜彪璽書,皆可證也。)建安二十一年魏國始置大鴻臚(武紀注魏書),黃初以來因之。居是官可考者十人。

董昭
黃初元年由將作大匠遷,二年徙侍中。
韓曁
北堂書鈔引魏略。本傳不見。
崔林
黃初中由河閒太守遷,太和元年轉光祿勳。
韋誕
王粲傳注魏略論。
劉曄
太和六年由大中大夫遷,在位二年遜位,復為大中大夫。
韓宣
北堂書鈔引魏略。
張泰
邴原傳。鉅鹿人。
夏侯玄

魯芝
嘉平六年紀注﹑晉書良吏傳。
孔乂
倉慈傳注孔氏譜。晉書孔衍傳乂作文。

蜀同。可考者三人。

何宗
章武元年。輔臣贊注。
杜瓊
建興中。
梁緒
姜維傳。

吴同。韋昭辨釋名曰:「腹前肥者曰臚。此主王侯及蕃國,言以京師為心體,外國為腹臚,以養之也。辨云:鴻臚本故典客,掌禮。鴻,大也;臚,序也。欲大以禮陳序賓客(藝文類聚)。可考者四人。

張儼
寶鼎元年傳,是年使魏,道卒。
葛奚
歸命時。賀劭傳。晉書葛洪傳奚作係。
韓建
晉書韓績傳。
裴元
隋書經籍志。

魏丞一人,比千石,第七品。

司馬恂
晉書濟南惠王傳。

魏客館令一人(六典○通典),六百石,第七品。本漢大行令,魏改今名(同上)。主諸郞(漢志),治郡邸之在京師者(漢表注)。

蜀無考。

吴無考。

右屬大鴻臚。

魏宗正卿一人,中二千石,第三品。掌序錄王國嫡庶之次,及諸宗室親屬(漢志)。建安二十一年魏國始置宗正(武紀注魏書),黃初以來因之。皆以皇族為之,不以他族(六典○通典)。可考者三人。

曹恪
太和三年。是年行太常。晉書禮志。
鄭袤
正元中以光祿勳領。晉書。案:魏以皇族為宗正,袤蓋暫領是官。
曹楷
咸熙二年。晉書文明王皇后傳。

蜀同。居是官者無考。(案:蜀宗人見于史者,惟先主叔父子敬及元起﹑德然三人。[三]然後主入洛,封侯至數十人,則天潢亦繁衍矣。宗正為九寺大卿,蜀承漢制,不容概闕也。)

吴同。可考者二人。(黃武四年傳注吴書:敕宗正妻陳化以宗室女。則吴宗正蓋黃武初置。)

孫楷
太平三年傳。
孫奕
孫韶傳。

魏丞一人(六典○通典),比千石,第七品。

魏諸公主,每主家令一人,六百石,第八品;萬戶以上者,第七品,家僕一人,六百石,第九品。家丞一人,三百石,第九品;萬戶以上者,第七品。行夜督郞(員數無考),第九品。(案:太祖五女,一為漢獻節皇后,一為漢獻帝貴人,一清河長公主,適夏侯楙,一金鄕公主,適何晏,一安陽公主,適荀惲。文帝三女,一升遷亭公主,適桓嘉,一東鄕公主,則見甄后傳,一臨汾公主,則見司馬芝傳,所適無考。明帝四女,一齊長公主,適李韜,一平原懿公主淑,追配甄黃。又曹爽傳注魏略:畢軌子尚公主,晉書任愷傳:愷亦尚明帝女。此二公主封號無考。)

蜀無考。(案:後帝三女,一適諸葛瞻,一適關興,一適向恭。封號俱無考。)

吴無考。(案:權四女,全公主前配周循,後配全琮:中女配劉纂;朱公主前配朱據,後配劉纂;又一女配滕胤孫休;一女配朱宣孫和;一女配陸景。皆無封號。)

右屬宗正。

魏大司農卿一人,中二千石,第三品。掌諸錢穀金帛諸貨幣。郡國四月上月旦見錢穀簿,其逋未畢,各具別之。邊郡諸官請調度者,皆為報給,損多益寡,取相給足(漢志)。建安十八年,魏國初置大農(魏都賦注)。黃初元年改為大司農(宋志○通典)。可考者十六人。

大農王修
建安十八年由魏郡太守遷。
袁霸
魏初。渙傳。
常林
黃初中由少府遷,太和元年徙光祿勳。
梁習
太和二年由幷州刺史遷,四年薨。
裴潛
太和中由太尉軍師遷,轉尚書令。
司馬芝
明帝時由故河南尹遷,卒官。
董遇
明帝時由侍中遷。王朗傳注魏略。
劉靖
明帝時由故河南尹遷,轉衞尉。劉馥傳。
趙儼
景初中由大司馬軍師遷,正始元年轉雍涼監軍。
徐邈
正始元年由涼州刺史遷,轉司隸校尉。
王思
正始中。梁習傳注魏略苛吏傳。
桓範
正始中由兗州刺史遷,嘉平元年以曹爽黨誅。爽傳注魏略。
王祥
嘉平中。正元元年轉光祿勳。嘉平六年紀注﹑晉書。
李熹
正元中由御史中丞遷,以公事免。晉書。
盧欽
景元中由散騎常侍遷,咸熙元年轉吏部尚書。晉書。
李軌
唐書宰相世系表。

蜀同。可考者二人。

秦宓
建興三年。
孟光
延熙初。

吴初亦曰大農,後改為大司農,可考者三人。

大農劉基
建安二十五年。劉繇傳。
大司農樓玄
歸命時。
孔侃
晉書孔愉傳。

魏丞一人,比千石,第七品。

部丞一人(六典○通典),比千石,第七品,主帑藏(漢志)。

魏典農中郞將,郡縣有屯田者置(册府元龜),二千石,(漢志注引魏志,今志無此言,志或略字之誤。)第六品,主屯田(册府元龜)。建安元年太祖置。(通鑑○案:武紀建安元年注魏書﹑晉書食貨志﹑通鑑皆云建安元年郡國列置田官,卽指典農中郞將﹑校尉﹑都尉諸官也。正元元年,詔所在郡典農慰卹死事■■傳臣輒移三征,及州郡國典農安慰所部吏民。晉宣帝紀:景初二年,敕郡守典農皆往會焉。是各郡皆有典農也。咸熙元年詔罷屯田官,以均政役。諸典農皆為太守,都尉皆為令長。是典農中郞將﹑校尉分列諸郡國,典農都尉分列諸縣也。其或置中郞將,或置校尉,則郡國大小之別。諸列傳及傳注有為是官者,可以取證。又典農屬大司農,見司馬芝傳。芝為大司農,先是諸典農各部吏民,末作治生,以要利入,芝奏曰:「武皇帝特開屯田之官,專以農桑為業,建安中天下倉廩充實,百姓殷足。自黃初以來,聽諸典農治生,各為部下之計,誠非國家大體所宜也。夫王者,以海內為家,故傳曰百姓不足,君誰與足?富足之由,在于不失天時而盡地力。今商旅所求,雖有加倍之顯利,然于一統之計,已有不貲之損,不如墾田益一畝之收也。夫農民之事田,自正月耕種,耘鋤條桑,熯耕種麥,穫刈築場,十月乃畢。治廩繫橋,運輸租賦,除道理梁,墐塗室屋,以是終歲,無日不為農事也。今諸典農各言留者為行者宗田計,課其力,勢不得不爾。不有所廢,則當素有餘力。臣愚以謂不宜復以商事雜亂,專以農桑為務,於國計為便。」明帝從之。可以見當時典農之制。又曹爽傳注魏略桓範傳:桓範為大司農,謂爽弟羲曰:「洛陽典農,治在城外,呼召如意,而大司農印章在我。」亦典農屬大司農之證,與册府元龜說同。

洛陽王昶

毌丘儉

侯史光
晉書。
司馬昭
晉書本紀。
司馬望
晉書。
許昌充奉
靑龍七年。金樓子。
任峻

潁川徐邈

裴潛

嚴匡
武紀。
魏郡裴潛

石苞
管輅傳注﹑晉書本傳。
河東趙儼

汲郡賈充
晉書。
何曾
同上。
襄城黃朗

郡縣無考謝纘
晉書謝鯤傳。
司馬洪
晉書。
時苗
魏略。
案曹爽傳:何晏等專政,共分割洛陽,野王典農,部桑田數百頃。裴潛傳:潛為二郡典農,奏通貢擧,比之郡國,由是農官進仕路。皆當時典農之制。又倉慈傳注有長安典農,無名。

蜀置督農,供繼軍糧,屯漢中。他郡無考。

呂乂
以漢中太守兼領。

魏司馬一人(鄧艾傳注),第八品。(案:典農員吏可考者,鄧艾傳:艾為汝南稻田守叢草吏,又為典農功曹,又為襄城綱紀上計吏。亦屬典農。高柔傳亦有宜陽典農功曹張京。)

魏典農校尉,郡縣有屯田者置,比二千石(御覽),第六品。所主如中郞將,部分別而少者為校尉丞。(漢志注引魏志○案:志字乃書略二字の譌。)太祖所置(御覽)。

弘農孟康
以弘農太守領。杜恕傳注魏略。
傅玄
以弘農太守領。晉書本傳。
睢陽盧毓

原武李勝
水經泲水注。
郡無許據
夏侯尚傳注魏略。
石韜
諸葛亮傳注魏略。
畢子禮
曹爽傳注魏略。
案陳登傳注:陶謙表登為典農校尉。則建安前卽有此官。

蜀無。

吴於諸郡有屯田者,亦置典農校尉,統諸縣如太守。(咸淳毘陵志○宋書州郡志○元和郡縣志)

魏司馬一人,第八品(同上)。

魏典農都尉ネ郡縣有屯田者置,秩六百石,或四百石(漢志注引魏志),第七品,主屯田。太祖置(御覽○通鑑)。

蘄春謝奇
屯皖。吴志。
河內司馬孚
晉書。
宣揚劉龜
高柔傳。
列人王宏直
管輅傳。又注:孟荊州為列人典農。
原武毛曾
后妃傳。自司馬孚下,皆直云典農,不著郡縣名,以其為諸縣典農,故附于此。案賈逵傳:守弘農,疑屯都尉藏亡民,都尉自以不屬郡,言語不順,逵怒收之,以罪撾折腳,坐免。注引魏略作典農校尉。又梁習傳:太祖使于上黨取鄴宮室材,習表置屯田都尉二人,領客六百夫,于道次耕種菽粟,以給人牛之費。卽典農都尉是也。任峻傳注魏武故事:有屯田都尉棗祗,祗初建屯田。其時尚未有部分也。又倉慈傳:太祖開屯田于淮南,以慈為綏集都尉。

蜀無。

吴所置同。

上虞華覈

海昌陸遜
傳稱屯田都尉。

魏司馬一人,第八品。(晉石苞傳:縣召為吏,給農司馬。是諸典農皆有司馬也。)

魏度支中郞將一人,二千石,第六品,掌諸軍兵田。(北堂書鈔﹑御覽引魏略曰:司農度支校尉掌諸軍兵田。則度支中郞將﹑都尉職亦應同,疑與典農之職相通。典農主屯田,度支主調遣,故其設官略同。)

霍性
文紀注魏略。
趙儼
黃初中。

蜀無。

吴有節度一人,典掌軍糧。權為吴王初置。(江表傳○又諸葛恪傳:節度掌軍糧,文書繁猥。)不屬司農。

徐詳
恪傳注江表傳:由侍中﹑偏將軍遷,卒官。
諸葛恪
黃龍中由太子左輔﹑都尉轉撫越將軍,領丹陽太守。傳注引江表傳:亮聞恪代詳,書與陸遜曰:「家兄年老,而恪性疏,今使典主糧穀,糧穀軍之最要,僕雖在遠,竊用不安。足下特為啓至尊轉之。」遜以白權,[四]卽轉恪領兵。
顧譚
雍傳:譚每省簿書,未嘗下籌,徒屈指以計,盡發疑謬。

魏司馬一人,第八品(官品)。

魏度支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北堂書鈔引魏略,御覽同。)第六品,掌諸軍兵田。黃初四年置(魏略,同上)。

司馬一人,第八品。

蜀無。

吴無。

魏度支都尉一人(官品),六百石,第七品。(官品與典農都尉相次,秩亦應同。)掌諸軍兵田。(說見度支中郞將下。)

司馬一人,第八品。

蜀無。

吴無。

魏太倉令一人(六典○通典),六百石,第七品。主受郡國傳漕穀。(漢志○袁渙傳:太祖以太倉穀千斛﹑垣下穀千斛幷賜其家。此則都鄴時已有太倉令矣。)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六典○通典),三百石,第九品。

魏導官令一人(六典○通典),六百石,第七品。主舂御米及作乾糒導擇也(漢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六典○通典),三百石,第九品。

右屬大司農。

魏少府卿一人,中二千石,第三品。掌中服御諸物衣服寶貨珍膳之屬(漢志)。建安十八年,魏國初置少府(魏都賦注),黃初以來因之。(王觀傳:少府統三尚方御府內藏玩弄之寶。是魏制與漢略同。)可考者十一人。

王朗
魏國初建,由軍祭酒領魏郡太守遷,轉奉常。
耿紀
武紀建安二十二年。
謝奐
延康元年紀注魏書。
萬潛
同上。
常林
黃初元年由尚書遷,轉大司農。
楊阜
太和中由將作大匠遷,卒官。
孫禮
正始中由揚州刺史徵拜,出為荊州刺史。
王觀
正始中由河南尹遷,徙為太僕。
鄭袤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晉書。
周裴
晉書周浚傳。
鄭渾
唐書宰相世系表。

蜀同。建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時置,後因之。可考者二人。

王謀
先主傳建安二十四年。輔臣贊注同。
鐔承
延熙中。華陽國志。

吴同。可考者四人。

潘濬
黃龍元年。
沈珩
權傳注吴書。
李勖
建衡二年傳。由荊州監軍遷。
吾粲
由屯騎校尉遷。

魏丞一人(六典○通典),比千石,第七品。

管輅
正元二年。

魏材官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北堂書鈔○御覽引魏略),第六品。主天下材木。黃初中置(魏略,同上)。案:魏併左校于材官,則材官校尉兼主工徒也。張達○王觀傳但云材官,卽此。

司馬一人,第八品(官品)。

蜀無。

吴無。

魏太醫令一人(六典○通典),六百石,第七品,掌諸醫(漢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藥丞一人,第九品,主藥(六典)。

魏太官令一人,(六典○通典○册府元龜言屬光祿勳,蓋誤據晉制。)六百石,第七品,掌御飲食(漢志)。

時苗
常林傳注魏略清介傳。
張登
王朗傳朗集。
張溫
晉書張軌傳。
孫俊
唐書宰相世系表。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左丞一人(六典),三百石,第九品,主飲食(漢志)。

甘丞一人(六典),三百石,第九品,主膳具。(漢志○漢志注荀綽云:掌諸甘肥。)

湯官丞一人(六典),三百石,第九品,主酒(漢志)。

果丞一人(六典),三百石,第九品,主果。(漢志○注引荀綽云:果丞,別在外諸果菜茹。)

魏上林苑令一人,(六典○通典○案東京賦,大獵西園,注云卽上林苑。是洛陽有上林苑也。又見明帝章帝二紀,疑魏因之。)六百石,第七品。主苑中禽獸,頗有民居,皆主之。捕得其獸,送大官(漢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六典○通典),三百石,第九品。

魏御府令一人(六典○通典),六百石,第七品。掌宦者,典官婢作中衣服補浣之事。(漢志○案武紀建安十九年注獻帝起居注:魏遣御府人侍送貴人。則建國時已置此官。又正元元年減尚方御府百工技巧靡麗無益之物。楊阜傳:阜為少府,召御府吏,問後宮人數。吏守舊令,對曰:「禁密不得宣露。」阜怒杖吏一百,數之曰:「國家不與九卿為密,反與小吏為密邪!」是魏時所掌與漢同。)

蜀無考。

吴所置同。(蔣欽傳:權敕御府為其母作錦被。則吴有御府令可知。)

魏丞一人(通典),三百石,第九品。

魏鉤盾令一人(六典),六百石,第七品。典諸近池苑囿遊觀之處(漢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三百石,第九品(六典)。

永安丞一人(六典),三百石,第九品。永安,北宮東北別小宮名,有園觀(漢志)。

苑中丞一人(六典),二百石,第九品。主苑中離宮(漢志)。

鴻池丞一人(六典),二百石,第九品。鴻池,池名,在雒陽東二十里。(漢志○案:晉志有鄴玄武苑丞一人。魏都賦:苑以玄武。劉淵林注:玄武苑在鄴城西苑中,有魚梁釣臺竹園,蒲陶諸果。魏以鄴為五都,疑晉設苑丞,本承魏制也。)

靈芝園監一人,(官品○案:漢志有濯龍監﹑直里監,皆屬鉤盾令。魏時有無,無考。惟靈芝以下三監,魏所置應亦如漢制,屬鉤盾令。)四百石,第七品。洛陽宮有靈芝園(御覽○玉海引晉宮閣名)。黃初三年十一月穿靈芝池(文紀),池有鳴鶴舟﹑指南舟(玉海引晉宮閣名)。

總章監一人(官品),三百石,第九品。靑龍三年三月,大治洛陽宮,築總章觀,高十餘丈,建翔鳳于上(明紀)。閣凡十三閒。(玉海引洛陽宮殿簿○御覽引輿地志:又使八府才人及女尚書居之。)戲馬監一人(官品),三百石,第九品。(戲馬無考,疑亦臺觀之名。)

魏中藏府令一人(六典○通典),六百石,第七品。掌中幣帛金銀諸貨物(漢志○六典○册府元龜)。

蜀無考。

吴所置同。(後主亮傳注吴歷及江表傳,皆有中藏吏。則有是官可知。)

魏丞一人(六典○通典),三百石,第九品。

魏中﹑左﹑右尚方令各一人(六典○通典),六百石,第七品。掌上手工作御刀劍諸好器物。(漢志○案:景初元年任城王楷坐遣官屬詣中尚方作禁物,削縣戶二千。己氏公琮﹑彭城王據同。又畢氏沅中州金石志載魏帳構銅銘文云:「景初元年五月十日中尚方造,長一丈,廣六尺,澤漆,平坐帳上。廣構銅重二斤十兩。」是魏制與漢同也。又徐宣傳:尚方令坐猥見考竟,宣上疏陳威刑太過。孫資別傳:鄕人楊豐子後為尚方吏。)[五]

蜀無考。

吴所置同。(何姬傳注江表傳:晧使尚方以金作華燧﹑步搖﹑假髻以千數。)

魏丞各一人,四百石(六典),第九品(官品)。

魏平準令一人,(通典○案:此官後漢屬大司農,晉屬少府。通典謂此官魏氏已屬少府。)六百石,第七品。掌知物價及主練染作采色(漢志)。

蜀無考。

吴所置同。韋昭辨釋名曰:平準,主平物價,使有依準(六典)。平準令主染,有常平之法,故準而酌之(同上)。

魏丞一人(六典),二百石(同上),第九品。

右屬少府。

魏執金吾卿一人(六典○通典),中二千石,第三品。掌宮外戒司非常水火之事。月三繞行宮外及主兵器。吾,猶禦也(漢志)。建安十八年,魏國初置中尉(魏都賦注)。黃初元年改為執金吾(本志)。可考者九人。

中尉涼茂
建安中由尚書僕射遷,轉奉常。
崔琰
建安中尚書遷,後賜死。
楊俊
建安二十四年。徐奕傳。
徐奕
建安二十四年由尚書令遷,是年拜諫議大夫。
邢貞
建安中。程昱傳。
執金吾國淵
文紀注魏書。
臧霸
黃初初由鎭東將軍遷,太和四年行太尉事。晉宋志。
李義
黃初中。魏略。
龐廷
御覽五十六魏名臣奏。

蜀同。可考者一人。

尹賞
姜維傳。

吴同。可考者三人。

許晏
嘉禾二年傳。
鄭冑
嘉禾中由宣信校尉遷。赤烏二年傳注文士傳。
滕循
天紀二年由廣州刺史遷。孫晧傳。呂岱傳注晉書﹑國山碑循俱作修。

魏丞一人,比千石,第七品(六典)。

魏武庫令一人(六典○通典),六百石,第七品,主兵器。(漢志○案曹爽傳:擅取武庫禁兵。又司馬懿欲誅爽,部勒兵馬,先據武庫。皆可證也。)

蜀無考。

吴所置同(見孫休孫綝傳)。

魏丞一人(六典○通典),三百石,第九品。

右屬執金吾。

魏太后三卿:衞尉﹑太僕﹑少府,皆隨太后宮為官號,本在九卿上,魏改漢制,在九卿下(宋志○晉書)。黃初元年,文帝尊母武宣卞后為皇太后,稱永壽宮。七年,明帝尊母文德郭后為皇太后,稱永安宮。景初二年,少帝尊母明元郭后為皇太后,稱永寧宮。皆三卿。可考者八人。

永壽少府毛宗
文紀注。
永安太僕嚴幹
明帝時。魏略。
永安都尉蘇林
顏師古漢書敍例。
永寧衞尉孟觀
正始二年。管寧傳。
■禎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氏無考。
永寧太僕張閣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有永寧太僕臣閎。邴原傳有永寧太僕東郡張閣。案閣卽閎字,相似而譌也。
李豐
夏侯尚傳魏略。
永寧少府周斐
世說品藻注引王隱晉書曰:周恢祖斐,永寧少府。

蜀同。後主建興元年尊母穆皇后為皇太后,稱長樂宮。三卿可考者一人。

長樂少府孟光
建興中。

吴同。孫晧元興元年尊母何皇后為太后,稱升平宮。三卿可考者一人。

升平少府嚴凱
嚴畯傳注吴書。

魏丞各一人,比千石,第七品。

魏永寧署令一人(本志),六百石,第七品。主永寧宮。(案:此官不知何屬,疑屬永寧衞尉,今列于此。)

樂敦
夏侯尚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