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許諾契約書

このurlで示される文書はGFDLに基づいて利用することができます(GFDL日本語訳)。ただしこの利用許諾契約書そのものは改変できません。

原著作者:【むじん書院】

三國職官表 中

魏將作大匠一人(六典○通典),二千石,第三品。掌修作宗廟路寢宮室陵園土木之功,幷樹桐梓之類,列于道側(漢志)。

董昭
延康元年由司空軍祭酒遷,黃初元年轉大鴻臚。
毌丘興
黃初中由武威太守遷。儉傳。
鄭渾
明帝時由魏郡太守遷,卒官。
楊阜
太和中由城門校尉遷,轉少府。

蜀無考。

吴所置同。可考者一人。

薛珝
寶鼎元年。孫和傳。

魏丞一人(六典○通典),六百石,第七品。

魏右校令一人(宋志○六典○册府元龜),六百石,第七品,掌右工徒。(漢志○案:左校掌營搆木作採材等事,右校掌營土作瓦泥幷燒石灰廁溷等事,見通典。故魏幷左校于材官,而右校仍屬大匠。○隋經籍志有左校令李登,當是未併時居是官。)

蜀無考。

吴無考。

右屬將作大匠。

魏大長秋一人(本志○官品),二千石,第三品。職掌奉宣中宮命,凡給賜宗親及宗親當謁見者,關通之,中宮出則從。

■模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姓無考。
韓益
隋經籍志。
游述
通志金石略。

蜀同。可考者三人。

許慈
後主世。
來敏
建興十二年。
梁虔
姜維傳。

吴同。(滕夫人傳:長秋官僚,備員而已。是吴有是官也。)

魏丞一人,六百石,第七品。

右大長秋。

魏太子太傅一人(六典○通典),中二千石,第三品,職掌輔導太子(漢志)。太子于二傅執弟子禮,皆為書不曰令,少傅稱臣,而太傅不臣(通典引漢魏故事),朔望不朝(北堂書鈔所引同上)。二傅與尚書東曹並選太子諸侯官屬(何夔傳)。

涼茂
建安末由奉常遷,卒官。
何夔
建安末由太子少傅遷,代茂,轉太僕。
邢顒
建安末由太子少傅遷,黃初元年轉侍中。

蜀同。可考者一人。

諸葛亮
章武中。後主紀注魏略。又後主為皇太子時,册曰敬聽師傅。

吴同。可考者七人。

程秉
黃武初徵拜,四年守太常,後卒官。
張溫
由選曹尚書徙。
吾粲
由少府從。
闞澤
赤烏五年由中書拜,領中書如故。
諸葛恪
太元元年以大將軍領。
賀劭
歸命時,以中書令領。
甘昌
晉書甘卓傳。

魏丞一人,第七品(官品)。

魏太子少傅一人(通典○六典),二千石,第三品,亦輔導為職(漢志)。

何夔
建安末由尚書僕射遷,轉太傅。
邢顒
建安末由丞相東曹掾遷,轉太傅。

蜀無考。

吴所置同。可考者六人。

宏璆
甘露元年傳注吴錄。
蔡條
張昭傳注吴錄。
吴粲
顧雍傳注。
孫宏
諸葛恪傳。
薛綜
赤烏五年。
薛瑩
以選曹尚書領。

魏太子詹事一人(宋志○六典),二千石,第三品,掌東宮內外衆務(六典)。

韋冑
唐書宰相世系表。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丞一人,第七品(官品)。

魏太子家令一人(六典○通典),一千石,第五品。主庫穀飲食,職似司農少府(漢志○六典)。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太子率更令一人(六典○通典),千石,第五品。主庶子舍人更直,職似光祿(漢志○六典)。

蜀無考。

吴所置同。

徵崇
程秉傳。

魏丞二人,四百石(六典)。

魏太子僕一人(六典○通典),千石,第五品。主車馬,職如太僕(漢志○六典)。

劉邠
管輅傳。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太子中庶子五人(通典○六典),六百石,第五品,職如侍中(同上)。

鮑勛
建安二十二年。
司馬懿
同上。晉紀。
司馬孚
建安末。晉書。
王昶
由文學遷。
荀惲
荀彧傳注荀氏家傳。案:荀彧子亦名惲,不當相同,當從隋經籍志作煇。

蜀無考。

吴所置同。

張休
昭傳。
羊衜
孫登傳注吴書。
陳表
武傳。
諸葛恪
黃武中。
顧譚
雍傳。
陸禕

韋曜

陶抗
晉書陶璜傳。
謝秀
晉書謝沈傳。
劉〓
隋經籍志。

魏太子庶子無員(通典○六典),四百石,第五品,職如三署郞(六典)。

荀緯
王粲傳注文章敍錄。

蜀無考。

吴所置同。

丁晏
孫和傳。
華融
孫綝傳注文士傳。

魏太子衞率一人(通典○六典),四百石,第五品,主門衞士(六典)。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太子侍講一人(六典○册府元龜),第六品,太祖置(册府元龜)。

蜀無考。

吴有都講祭酒,黃龍元年詔立,以教學諸子。

魏太子門大夫二人(六典),六百石,第六品,職比郞將(六典)。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太子常從,員數無考,第六品(官品),太祖置(册府元龜)。

蜀無。

吴無。

魏太子虎賁督,員數無考,第六品(官品),太祖置(册府元龜)。

蜀無。

吴無。

魏太子司馬督,員數無考,第六品(官品),太祖置(册府元龜)。

蜀無。

吴無。

魏太子食官令一人(通典○官品),六百石,第七品,主飲食。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太子洗馬十六人(六典),比六百石,第七品。職如謁者,太子出,則當直者在前導威儀(六典)。

顏斐
倉慈傳注﹑北堂書鈔俱引魏略。黃初初轉黃門侍郞。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太子廏長一人(六典○通典),四百石,第七品,主車馬(六典)。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太子舍人,無員(通典),二百石,第七品,更直宿衞如三署郞中。(漢志○案:官品又有太子中舍人﹑通典中舍人,晉咸寧初置,今不錄。)

劉劭
建安末。
張茂
明紀注魏略。
桓範
北堂書鈔桓氏家傳。
成濟
高貴鄕公紀注。
黃■
宋禮志,缺名。太和中。

蜀無考。

吴無考。

魏東宮摘句郞,員數無考,第八品(官品),太祖置。(册府元龜○案:晉書車胤傳:孝武帝講孝經,胤與丹楊尹王混摘句。卽同此職。)

魏太子掌固主事候郞,員數無考,第九品(官品)。

魏太子文學,員數品秩無考,太祖置(六典○通典)。

司馬懿
晉紀。
郭奕
嘉傳。
王昶
以上文帝為太子時。
荀閎
荀彧傳注荀氏家傳。
鄭沖
晉書。俱文帝時。
畢軌
夏侯尚傳注魏略。
李豐
同上。明帝為太子時。
案晉書王述傳:述以年迫,懸車上疏乞骸骨,曰「臣曾祖父魏司空昶白牋于文皇帝曰,昔與南陽宗世林共為東宮官屬」云云。是宗世林嘗與昶同官,昶為文學及中庶子,但未知世林何官耳。

蜀無。

吴無。

吴太子賓客,吴所置(孫登傳)。

謝景
孫登傳。
范愼

刁玄

羊衜

左輔都尉一人,吴黃龍元年初置,與右弻﹑輔正﹑翼正三都尉,是為太子四友(孫登傳)。

諸葛恪
由中庶子遷。

右弻都尉一人,吴黃龍元年初置(同上)。

張休
昭傳。由中庶子遷。

輔正都尉一人,吴黃龍元年初置(同上)。

顧譚
雍傳。由中庶子遷。

翼正都尉一人,吴黃龍元年初置(同上)。

陳表
由中庶子遷。

輔義都尉一人,吴所置(赤烏五年紀)。

張純
孫和傳注吴錄。
鍾離牧
赤烏五年。
顧榮
晉書。

太子左部督一人,(呂據為太子右部督,則有左部督可知。此官疑典太子宿衞。)吴所置。

太子右部督一人,吴所置(呂據傳)。

呂據
太元末。

右屬太子詹事,明帝已後,東宮制度廢闕,官司不具,惟置衞率令典兵,二傅並攝衆事,他皆闕焉。(册府元龜○晉武帝紀,咸寧元年始置太子詹事。)

魏侍中四人,別加官者非數(通典○初學記),比二千石,第三品。掌儐贊,大駕出,則次直侍中護駕,正直者侍中負璽陪乘。不帶劍,皆騎從御登殿,與散騎侍郞對挾帝,侍中居左,常侍居右。備切問近對拾遺補闕(初學記引齊職儀)。建安十八年,魏國初置侍中(魏都賦注)。功高者為祭酒(六典)。黃初以來因之。舊遷列曹尚書,美遷中領護﹑吏部尚書(通典)。出征則以行臺從。(同上○魏討諸葛誕,散騎常侍裴秀﹑尚書僕射陳泰﹑黃門侍郞鍾會以行臺從。)可考者六十五人。

王粲
建安十八年。
和洽
同上。
杜襲
同上。
衞覬
同上。
耿紀
建安末。武紀注決錄。
陳羣
建安末。黃初二年轉尚書。
桓階
建安末由虎賁中郞將遷,黃初元年復加。
趙儼
延康元年。
劉廙
延康元年至黃初二年。
鮑勛
延康元年以駙馬都尉加。
鄭稱
延康元年紀注魏略。
辛毗
黃初元年。
劉曄
同上。
夏侯楙
同上。
溫恢
同上。
司馬懿
黃初二年。景初二年復以太尉加。
董昭
黃初二年。
鄭德
文紀注魏略。
傅巽
黃初初。傅嘏傳。
邢顒
黃初初。
蘇則
黃初初。四年左遷東平相。
吴質
傳注。
衞臻
黃初初。太和中又以僕射加。
黃權
黃初三年以鎭南將軍加。
應璩
太和初。正始初再任。王粲傳。
繆襲
太和初。宋書樂志。
徐宣
太和中以右僕射加。
甄溫
后妃傳注晉諸公贊,以輔國將軍加。
劉放
靑龍初以中書令加,嘉平元年再入。
孫資
靑龍初以中書監加,嘉平元年再入。
盧毓
靑龍二年。正元二年以僕射再入。
陳矯
靑龍中以尚書令加。
高堂隆
靑龍中。
王肅

韋誕
少帝紀注魏書﹑胡昭附傳注高士傳﹑王粲傳注篆書序﹑劉劭傳注文章敍錄。
孫邕
正始初代盧毓,見毓傳。又見管寧傳。
曹爽
正始中以大將軍加。
許允
正始中。曹爽傳。
鄧颺
正始中。曹爽傳注魏略。
畢軌
同上。
何晏
同上。又見盧毓傳。
李豐
同上。
鍾統
正始八年。
鄭小同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晉書。
荀顗
同上。
趙酆
同上。
華表
同上。
鍾毓
嘉平中。
司馬師
嘉平四年以大將軍加。晉書。
司馬孚
嘉平初以尚書令加。晉書。
何曾
嘉平初。晉書。
鄭袤
嘉平中。晉書。
陳泰
正元初以右僕射加。
司馬昭
正元二年以大將軍加。
范粲
正元中持節。晉書。
和逌
甘露二年紀。
王沈
甘露四年紀。
孫壹
甘露二年以車騎將軍加。
衞瓘
景元元年持節。晉書。
王祥
咸熙元年以太尉加。晉書。
鄭沖
咸熙二年以太保加持節。晉禮志。
華表
晉書。
阮諶
世說賞譽注引杜篤新書。
周生烈
隋經籍志。
武周
唐宰相世系表。

蜀同(員數無考)。建安二十四年置,可考者十二人。

廖立
建安二十四年。
馬良
章武元年。
郭演
建興中。廖立傳。
關興
建興中。
郭攸
建興初。諸葛亮﹑董允傳。
費禕
建興中。
宗預
建興末。
諸葛瞻
延熙中。
董允
延熙九年。
陳祗
延熙中代允。
樊建
景耀中。
張紹
景耀六年紀﹑張飛傳。

吴同(員數無考)。可考者二十人。

胡綜
黃龍元年。
徐詳
胡綜傳。黃龍元年。
是儀
黃武初。再任。
闞澤
嘉禾中以中書令加。
孫峻
太元中。
張休
張昭傳。
顧承
顧雍傳。
范愼
孫登傳注吴錄。
孫綝
太平元年以武衞將軍加。
華融
太平元年以左將軍兼。孫綝傳。
刁玄
太平二年傳注吴歷﹑孫霸傳。
張邠
傳注同上。
虞昺
孫登傳注吴錄。
濮陽興
永安七年以丞相加。
張布
元興元年以驃騎將軍加。
韋曜
元興初由中書僕射遷。
孫恩
永安元年以衞將軍﹑御史大夫加。
李仁
天紀二年傳注。
朱育
虞翻鍾離牧傳注典錄。
張尚
歸命時。張紘傳。

魏散騎常侍四人,比二千石(宋志),第三品,文帝延康元年置(紀)。合散騎中常侍為一官(晉灼漢百官表注),除中字,直曰散騎常侍。典章表詔命手筆之事(初學記引齊職儀),與侍中﹑黃門侍郞共平尚書奏事(通典),比于侍中。貂璫插右,出入侍從。(晉志作騎而散從。)與上談議,不典事,後遂以為加官(初學記引魏略)。久次者為祭酒(通典)。

夏侯尚
建安二十五年。
衞臻
延康元年。
傅巽
同上。
孟達
延康元年以新城太守加。劉曄傳﹑明紀注。
王淩
黃初元年。
裴潛
同上。
王象
同上。衞覬傳。
徐宣
黃初二年。
荀緯
同上。王粲傳注文章敍錄。
蔣濟
黃初中。靑龍中又以護軍將軍加。
劉劭
黃初中。
劉靖
同上。
卞蘭
同上。后妃傳。
夏侯湛
淵傳。
孔乂
倉慈傳注魏略。
劉放
太和初以中書令加。
孫資
太和初以中書監加。
荀彪
太和中。彧傳。
繆襲
太和初。華歆傳。
高堂隆
太和初。
甄像
太和四年。后妃傳。
王肅
太和三年。正元中又以領軍加。
曹肇
太和中。休傳。
曹爽
太和中以城門校尉加。
應璩
太和中。王粲傳注文章敍錄。
司馬師
景初中。晉紀。
蘇林
景初中。劉劭傳。
甄暢
景初末以射聲校尉加。后妃傳。
毛曾
景初末。后妃傳。
孫禮
景初末以大將軍長史加。
郭敞
嘉傳注世語。
王忠
修傳。
丁謐
正始初。曹爽傳注魏略。
夏侯玄
正始初。
荀覬
正始中。胡昭附傳。
鍾毓
同上。
何曾
景初二年注魏略。
司馬駿
正始初。晉書扶風武王傳。
孔晏乂
正始八年紀。
司馬昭
正始中。晉書。
鄭袤
正始中由大將軍從事中郞遷。晉書。
郭芝
正始中。后妃傳﹑嘉平六年紀注魏書。
曹彥
嘉平元年兼侍講。曹爽傳。
司馬望
嘉平初以中護軍兼。毌丘儉傳注﹑晉書。
荀廙
嘉平六年。夏侯尚傳注世語。
司馬瓌
嘉平六年紀注。無氏,考異謂卽司馬瓌。
孟康
嘉平中。漢書敍例。
鄭沖
嘉平中由大將軍從事中郞遷。晉書。
■儀
嘉平六年紀注,無氏。
王沈
正元初由祕書監遷。晉書。
司馬攸
正元初。晉書齊獻王傳。
阮籍
正元元年。晉書。
裴秀
甘露三年紀。
王業
甘露四年紀。
司馬亮
甘露中以左將軍加。晉書汝南文成王傳。
司馬炎
甘露中以中壘將軍加。晉書本紀。
衞瓘
景元初。晉書。
賈充
景元中以中護軍加。晉書。
王渾
景元中由黃門侍郞遷。晉書。
徐紹
咸熙元年紀。
樊建
咸熙元年以相國參軍兼。蜀志。
董厥
同上。
孫彧
咸熙元年以相國水曹屬加。晉書本紀。
司馬伷
由寧朔將軍遷。晉書琅邪武王傳。
吴奮
晉書向雄傳。
劉毅
同上。
盧欽
由淮北都督徵拜。晉書。
糜元
隋書經籍志。
樂方
唐書宰相世系表。
徐超
同上。
寇閱
元和姓纂。

蜀無。

吴曰散騎中常侍,(惟諸葛恪傳脫中字。)員數無考。

虞氾
翻傳﹑王蕃傳。
薛瑩
王蕃傳。
賀劭
同上。
王蕃
本傳。再任。
張約
諸葛恪傳。
朱恩
同上。
薛綜
永安中。
郭連
元興元年傳。
萬彧
寶鼎元年傳﹑王蕃樓玄傳。

魏員外散騎常侍,無員。魏末,是官又有在員外者,因名(晉宋志﹑通典)。

任愷
晉書。

蜀無。

吴無。

魏中常侍,無員(官品),比二千石,第三品。掌侍左右,從入內宮,贊導內衆事,顧問應對給事(漢志)。

蜀同。

黃皓
董允傳。

吴無考。

魏給事中,無員(晉志),第五品,或為加官,或為正員(六典)。掌顧問應對,位次中常侍(漢表)。

司馬孚
延康中以中書郞加。晉書。
司馬懿
黃初二年以撫軍大將軍加,景初二年以太尉加。晉書本紀。
曹眞
黃初四年以中軍大將軍加。
董昭
黃初五年以光祿大夫加。
蘇林
黃初中以博士加。文紀注。
董巴
同上。
邯鄲淳
黃初中。王粲傳注魏略。
劉放
太和初以中書監加。
孫資
太和初以中書令加。
秦朗
太和中以驍騎將軍加。明紀注魏略。
郭謀
太和初。滿寵傳注世語。
馬鈞
太和中以博士加。杜夔傳注。
李豐
以騎都尉加。夏侯玄傳注。
甄歆

陶成嗣
並高貴鄕公時。金樓子。
甄逸
太平寰宇記祁州下。
高堂隆
太和初以博士加。
李韜
以列侯尚公主加。夏侯玄傳注。
虞松
正元初以中書令加。正元元年紀注。
羊祜
正元中。晉書。
司馬炎
嘉平中。晉紀。
裴秀
咸熙元年以尚書令﹑右光祿大夫加。晉書。
王宏
晉書。

蜀無。

吴無。

魏給事黃門侍郞四人,六百石(宋志),第五品。掌侍從左右,關通中外,與侍中俱出入禁中,近侍帷幄,省尚書事。(六典○晉志:與侍中俱管門下衆事。初學記引齊職儀同。又鍾會傳注王弻傳:弻遂不得在門下。皆指黃門侍郞而言。晉書王沈傳,沈于魏時為門下侍郞。亦卽此官。後世稱侍中為門下省,蓋始于此。)

丁廙
建安中。陳思王傳注文士傳。
夏侯尚
建安十八年。
劉廙
建安十八年。
王毖
建安中。文紀注。
董遇
建安中。同上,又見御覽。
鮑勛
建安末。
曹純
建安中。仁傳注英雄記。
司馬懿
建安末。晉紀。
盧毓
黃初元年。
顏斐
黃初初。倉慈傳注魏略。
司馬孚
黃初初。晉書。
任嘏
黃初中。王昶傳。
王肅
黃初中。王朗傳。
劉靖
黃初中。
韓遜
黃初中。晉刑法志。
鍾毓
太和初。繇傳。
杜恕
太和中。
李豐
太和中。夏侯尚傳注魏略﹑杜畿傳注杜氏新書。
夏侯玄
太和末。尚傳。
何曾
太和末。晉書。
夏侯惠
淵傳注引敍錄。
荀閎
荀彧傳注荀氏家傳。
袁侃
袁渙傳注袁氏世紀。
臧艾
臧霸傳注引魏書。
傅嘏
正始初由尚書郞遷。
裴秀
正始中。
王黎
正始中。鍾會傳注王弻傳。
王沈
同上。
朱整
同上。
賈充
同上。
龐德公
龐統傳注襄陽記。
畢軌
曹爽傳注魏略。
傅充
傅嘏傳注傅子。
王沈
嘉平初。晉書稱門下侍郞。
程曉
嘉平中。昱傳。
鍾會
正元中。
羊祜
正元中。晉書。
孫彧
咸熙元年紀。
司馬珪
咸熙中。晉書。
司馬晃
咸熙中。晉書。
向雄
同上。
王渾
同上。
華表
同上。

蜀同。

董允
建興元年。
費禕
同上。
霍弋
建興十二年。
陳裕
景耀元年。祗傳。
費承
禕傳。

吴黃門郞十人,天紀二年置。

華諝
孫綝傳注文士傳﹑晉書華譚傳。
孫拯
晉書。

魏散騎侍郞四人(六典),六百石,第五品。與侍中﹑黃門侍郞共平尚書奏事。(宋志○六典○魏志華歆傳注華嶠譜序。)延康元年置(志)。

鄧靜
建安末。晉書樂志。
尹商
同上。
王昶
黃初元年。
王象
同上。楊俊傳注魏略。
鍾毓
黃初中。正始中再任。繇傳。
王肅
黃初中。朗傳。
孟康
黃初中。杜恕傳注魏略,御覽同。顏師古漢書敍例。
桓範
御覽引桓氏家傳。
曹爽
太和初。
何曾
太和初。晉書。
王嘉
同上。常林傳注魏略。
毛曾
同上。后妃傳。
夏侯惠
同上。劉劭傳。
劉劭
同上。
杜恕
同上。
夏侯玄
同上。
陳泰
靑龍中。
何晏
正始中。曹爽傳注魏略。
荀覬
同上。荀彧傳注晉陽秋。
桓纂
階傳。
華表
歆傳。
王渾
晉書。
司馬亮
同上。

蜀無。

吴所置同。

孫恭
峻傳。

魏黃門宂從僕射一人(官品),六百石,第六品。主中黃門冘從,居則宿衞直,守門戶,出則騎從夾乘輿車(漢志)。

劉賢
嘉平中。夏侯尚傳。晉景紀作劉寶賢。案尚傳:卿諸人居內多有不法。則非光祿勳所屬。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小黃門(官品),無員,六百石(漢志),第七品。掌侍左右,受尚書事,上在內宮,關通中外,及中宮已下衆事。諸公主及王太妃等有疾苦,則使問之(漢志)。

吴達
司馬芝傳但稱黃門。
李豐
盧毓傳。同上。
張當
曹爽傳。

蜀無考。

吴曰中使。(見嘉禾二年傳注吴書。)

秦旦

張羣

杜德

黃疆
並同上。

魏黃門諸署長各一人(官品),四百石,第七品,各主中宮別處(漢志)。

蜀無考。

吴無考。

魏黃門署丞一人(官品),第七品,主出入從。(漢志○案:此官與黃門令俱七品,則非黃門令之丞可知。)

蜀曰黃門丞。(見董允傳。)

黃皓
同上。

吴無考。

魏中黃門,無員,秩比三百石,第七品,主給事禁中(漢志)。

蜀無考。

吴所置同。(見太平二年傳注吴歷○又孫和傳:和為南陽王,妃使黃門陳遷之建業上疏中宮。則吴諸王亦有黃門也。)

魏黃門從官,員數無考,(見甘露四年紀注魏氏春秋。)第八品。

焦伯
同上。

蜀無。

吴無。

魏黃門都監,員數品秩無考。(見曹爽傳注。)

張當
同上。

魏黃門監,員數品秩無考。(見夏侯尚傳。)

蘇鑠
同上。

右屬侍中。

案諸葛亮出師表曰:「侍中﹑侍郞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又董允傳:宦人黃皓畏允,不敢為非。終允之世,皓位不過黃門丞。此當時宦官黃門屬侍中之證。魏晉以來,侍中之職,轉復優重,二國疑皆與蜀相同。

魏錄尚書事,無常員,公卿權重者為之。職無不總,凡重號將軍刺史,皆得命曹授用,惟不得施除及加節。(宋志○通典○又宋志引王肅尚書注曰:納于大麓,謂堯納舜于尊顯之官,大錄萬機之政也。指此。)

司馬懿
黃初五年以撫軍大將軍,景初二年以太尉。
陳羣
黃初六年以鎭軍大將軍,太和四年以司空。
曹爽
景初二年以大將軍。
司馬師
嘉平三年以撫軍大將軍,四年以大將軍。
司馬昭
正元二年以大將軍。

蜀同。或曰平尚書事(諸葛瞻﹑董厥﹑馬忠傳)。

諸葛亮
章武元年以丞相。
蔣琬
建興十三年以大將軍。
費禕
延熙元年以大將軍。
馬忠
延熙七年以鎭南大將軍。
諸葛瞻
景耀四年以衞將軍。
董厥
景耀四年以輔國大將軍。

吴同。或曰領尚書事(滕胤傳),或曰平尚書事(顧雍﹑顧譚傳),或曰分平尚書事(劉繇子基傳),或曰省尚書事(是儀傳)。

顧雍
黃武四年以丞相。
是儀
黃武中以偏將軍外總平諸官兼領辭訟。
劉基
黃龍初以光祿勳。
顧譚
赤烏六年以太常代雍。
滕胤
建興元年以衞將軍。
全尚
五鳳中以衞將軍。全夫人傳。
滕牧
元興元年以衞將軍。滕夫人傳。
華融
以左將軍,年代無考。晉書華譚傳。

魏尚書令一人(宋志○六典○通典),千石,第三品,建安十八年置(武紀)。掌凡選署及奏下尚書文書衆事(漢志),總典綱紀,無所不統(六典引漢官儀)。曹羲九品議曰:尚書,尊官也,龍作納言。易曰:枢機之發,榮辱之主。漢和帝時南陽左雄為尚書令,天下皆愼選擧,選擧所知。是其職也(藝文類聚)。所居曰尚書臺(初學記引齊職儀)。出征則以行臺從(通典)。漢猶隸少府,魏時政歸臺閣,則不復隸矣。(初學記○案王昶考課事曰:尚書侍中考課,一曰掌建六材,以考官人;二曰綜理萬機,以考庶績;三曰進視惟允,以考讜言;四曰出納王命,以考典政;五曰罰法,以考典刑。見藝文類聚。)

荀攸
建安十八年。武紀注魏氏春秋。
徐奕
建安末。
劉先
建安末。劉表傳注零陵先賢傳。
桓階
延康元年至黃初元年。
陳羣
黃初二年。
陳矯
黃初中自吏部尚書遷,歷太和初。
薛悌

和洽
晉書和嶠傳。
裴潛
正始初。
司馬孚
嘉平初以太尉守。紀注魏書。
裴秀
咸熙中。潛傳注引敍錄。

蜀同。建安二十四年置。

法正
建安二十四年。
劉巴
章武初代正,二年卒官。
李嚴
章武二年。
陳震
建興初。七年轉衞尉。
蔣琬
建興十二年。
費禕
建興十三年代琬。
董允
延熙七年以侍中守。
呂乂
延熙中代允,十四年卒官。
陳祗
延熙末代乂,以侍中守。
董厥
景耀初由僕射遷,代祗。
樊建
景耀六年傳。

吴同。

嚴畯

紀亮
永安中。甘露元年傳注吴錄﹑晉書紀瞻傳。
桓彝
太平元年。孫綝傳。
蔡條
歸命時。張昭傳注吴錄。
丁忠
吴騫國山碑考。

魏尚書僕射二人(晉志○通典),六百石(宋志),第三品,建安十八年初置(武紀注○魏氏春秋)。主開封,掌授廩假錢穀(北堂書鈔引後漢典職)。署尚書事,令不在,則奏下衆事(漢志)。置二則左右僕射,或不兩置,但曰尚書僕射。令闕,則左為省主,若左右並闕,則置尚書僕射,以主左事(晉志),或時領選曹事(毛玠傳○晉書荀顗傳)。

涼茂
建安十八年。
何夔

毛玠
典選擧。
邢顒

陳羣
黃初元年。
司馬懿
黃初四年。鮑勛傳。
杜畿
黃初四年。
王思
太和中。辛毗傳。
盧毓
正始初。嘉平初再任,典選擧。
李豐
正始中。夏侯尚傳注魏略。
傅嘏
正元二年。
裴秀
延熙元年。晉書。
李義
建安末。魏略。
衞臻

徐宣
太和中。
陳泰

荀顗
代泰,領吏部。晉書。
崔讃
晉書崔洪傳。
司馬懿
黃初中由侍中遷。晉紀。
衞臻
太和元年。典選擧。
司馬孚
太和中由度支尚書遷。晉紀。
陳泰
正元二年。典選擧,轉左。
王觀
正元初。
羊瑾
晉書羊琇傳。

蜀同。但曰僕射,無左右。

李福
建興初由江州都督遷。
姚伷
延熙初。輔臣贊注。
董厥
延熙中。
諸葛瞻
景耀初。
張紹
景耀初。飛傳。

吴同。但曰僕射,無左右。

唐固
黃武四年。闞澤傳。
是儀
赤烏中。
屈晃
孫和傳注吴歷。
屈緒
同上。
■存
孫慮傳。無姓。
薛綜
由賊曹尚書遷。
陸瑁
嘉禾中。
陸喜
瑁傳。

魏尚書五人(宋志○晉志○六典○通典),六百石(漢志○宋志),第三品,建安十八年初置(魏都賦注○武紀)。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凡五曹(宋志○晉志○六典○通典)。吏部主選事,左民主繕修功作﹑塩池園苑,客曹主外國夷狄,五兵主中兵﹑外兵﹑騎兵﹑別兵﹑都兵,度支專掌軍國支計(通典)。吏部曹,職右于諸曹,尚書授此職者,或云吏部尚書,若授諸曹尚書,直云尚書(初學記引齊職儀)。又以五曹尚書﹑二僕射﹑一令為八座。(晉志○通典○初學記同上○晉書劉寔傳:此謂八尚書共選。時晉未受魏禪,所謂八尚書,卽連令僕而言。)

吏部毛玠
建安十八年。
徐奕

桓階

陳羣

崔琰
御覽引先賢行狀
陳矯
黃初元年。
衞臻
黃初七年。
盧毓
正始二年,再任。
何晏
嘉平元年代毓。曹爽傳。
盧欽
嘉平元年。晉書。
和適
洽傳。晉書和嶠傳適作逌。
崔讃
晉書崔洪傳。
度支何夔
建安十八年。武紀注魏氏春秋。
司馬孚
黃初中。晉書。
尚書崔琰
建安十八年。
傅巽
同上。
張旣
同上。
常林
同上。
衞覬
建安十八年﹑延康元年﹑黃初六年,三任。
桓階
建安末。
陳矯
建安二十四年。
杜畿
延康元年。
陳羣
延康元年制九品官人之法,黃初元年轉僕射。
司馬懿
黃初元年。晉紀。
崔林
黃初元年。
衞臻
黃初初。
趙儼
黃初六年。太和中再任。
徐宣
黃初中。太和中再任。
杜襲
黃初末。
裴潛
太和元年。
夏侯楙
太和二年。惇傳。
諸葛誕
太和初。正始中再任。
許混
太和中。和洽傳。
韓宣
太和中。
孫禮
太和中。
王觀
同上。
桓範
太和中。曹爽傳注魏略。
許允
太和中。夏侯尚傳注魏略。
薛悌
太和中。宋書禮志。
劉靖
劉馥傳。
袁侃
渙傳。
袁亮
同上。
王沈
景元初由侍中遷。晉書。
繆襲

黃休
正始中。胡昭附傳。
郭彝
同上。
陳泰
正始中由幷州刺史﹑振威將軍遷。
畢軌
正始中。曹爽傳注魏略。
丁謐
嘉平元年紀。
鄧颺
同上。
王基
嘉平元年。
王廣
嘉平三年。淩傳。
傅嘏
嘉平中由河南尹遷。
崔贊
嘉平六年紀注。
陳騫
嘉平初由司隸校尉遷。嘉平六年紀注﹑甘露元年紀。
何曾
正元初由司隸校尉遷。晉書。
荀覬
正元二年由侍中遷。晉書。
鍾毓
正元中。繇傳。
裴秀
甘露二年由散騎常侍遷。晉書。
魯芝
甘露二年由荊州刺史遷大尚書,掌刑理。晉書。
王經
甘露四年紀。
鍾會

華歆
咸熙中。歆傳。
盧欽
咸熙中。毓傳。
蘇愉
咸熙中。則傳。
王默
晉書王嶠傳。
蔡睦
晉書蔡謨傳。

蜀同。諸曹無考。(蜀承漢制,疑亦置選部﹑民曹﹑三公曹﹑二千石曹﹑客曹,故有選部郞也。)

楊儀
建安二十四年。
劉巴
同上。
鄧芝
章武末。
陳震
建興三年。
呂乂
建興中。
馬齊
建興十二年。輔臣贊注。
張遵
飛傳。
向充
朗傳。
胡博
董和傳注。
張翼
延熙元年。
宗預
延熙初。
劉武
輔臣贊注。
許游
景耀中。靖傳。
衞繼
景耀中。
文立
晉書儒林傳。

吴同。有選曹(見顧譚薛綜張溫傳)﹑戶曹(見後主休傳)﹑左曹(見濮陽興傳)﹑賊曹(薛綜傳)四曹。(國山碑云:尚書昏﹑直﹑晃﹑昌。是吴尚書員數止四人也。)

選曹薛綜
赤烏三年由僕射遷,五年轉太子少傅,領選如故。
顧譚
代綜。
陸瑁
嘉禾中。
張溫

曁豔
溫傳。
薛瑩

陸喜

繆禕
薛瑩傳。
姚信
唐書宰相世系表。
左曹濮陽興
大帝時。
賊曹薛綜。

尚書闞澤
黃龍元年。
太史享
慈傳注吴書。
衞旌
步騭傳注吴錄。
曁豔
陳武傳。
張元
紘傳。
虞昺
翻傳注典錄。由黃門郞超遷。
丁固
寶鼎元年傳注。
熊睦
天璽元年傳注江表傳。
岑昏
國山碑,無姓,吴騫考謂卽岑昏。
同上。
同上。
同上。
甘述
晉書甘卓傳。

魏尚書左右丞二人(通典○六典),四百石,第六品(初學記引齊職儀)。左丞主臺內禁令﹑宗廟祠祀﹑朝儀禮制﹑選用置吏,紀諸不法,無所迴避。右丞掌庫藏廬舍,凡諸器用之物﹑刑獄兵器(六典)。

曹璠
太和中。杜恕傳。
石鑒
由侍御史遷。晉書。
郤晞
晉書郤詵傳。又有侍其裔,見元和姓纂。
鄭袤
晉書。

蜀無考。

吴無考。

魏郞中二十五人(宋志○晉志○初學記○通典),四百石,第六品。主作文書起草(漢志)。有殿中﹑吏部﹑駕部﹑金部﹑虞曹﹑比部﹑南北主客﹑祠部﹑度支﹑庫部﹑農部﹑水部﹑儀曹﹑三公﹑倉部﹑民曹﹑二千石﹑中兵﹑外兵﹑都兵﹑別兵﹑考功﹑定課(或作定科)二十三郞。靑龍二年,尚書令陳矯奏置都官﹑騎兵,合凡二十五部。每一郞闕,白試諸孝廉能結文案者五人,謹封奏其姓名以補之(宋志○晉志○通典○六典)。取年未五十者,使文筆眞草,有材能,謹愼典曹治事,起草立義,又以草呈示令儀訖,乃付令史書之。(御覽引魏書選擧令)

吏部盧毓
建安十八年。
胡質
黃初中。
諸葛誕
黃初中。
龐德公
統傳注襄陽記。
許允
夏侯尚傳注魏氏春秋。魏略又作選曹郞。
劉陶
嘉平中。劉曄傳注引傅子稱選部郞。
袁侃
本傳注世紀。
裴徽
鍾會傳注王弻傳。
山濤
景元二年。王粲傳注魏氏春秋﹑行狀。
裴楷
晉書。
魏衡
晉書舒傳。
劉寔
晉書。由廷尉正選。
李允
晉書。
高達
唐書宰相世系表。
比部何貞
御覽引魏志。
度支丁謐
曹爽傳注魏略。
水部唐彬
晉書。
左民荀訥
隋經籍志民作人。
考功鄭默
景元中。晉書。
定科裴楷
晉書。
尚書郞高柔
建安十八年。
徐邈
同上。
衞覬
建安末。
王觀
黃初初。
韓宣
黃初中。
劉劭
同上。
諸葛誕
同上。
鄭沖
同上。
毌丘儉
太和元年。
廉昭
太和中。杜恕傳。
張緝
太和中。魏略。
鄧颺
太和中。曹爽傳注魏略。
魏衡
太和中。宋書禮志。
楊偉
景初中。高堂隆傳注魏略。
鄧艾
景初中。
任嘏
王昶傳注別傳。
王業
鍾會傳注弻傳。
劉陶
本傳注傅子。
傅嘏
正始初。
王弻
正始中。鍾會傳。
阮籍
正始初。王粲傳注魏氏春秋。
鍾會
正始八年。
楊綜
嘉平元年。曹爽傳注世語。
盧欽
嘉平中。晉書。
石苞
甘露四年紀注世語﹑曹爽傳注。
樂廣
初學記引王隱晉書。
魏舒
晉書。
劉寔
由河南尹丞遷。晉書。
鄭袤
由司空掾遷。同上。
李允
由樂平侯相遷。同上。
石鑒
同上。
華嶠
同上。
杜預
同上。
陳騫
同上。
裴楷
同上。
衞瓘
同上。
賈充
兼度支﹑考課。同上。
周浚
同上。
魯芝
同上。
王宏
同上。
徐劭
同上。徐苗傳。
范粲
由太尉掾遷。同上。
劉熙
唐書宰相世系表。
高延
同上。

蜀郞中有吏部(羅憲)﹑左選(鄧良)﹑右選(楊戲)﹑度支諸曹,餘曹無考。

吏部羅憲
霍峻傳注襄陽記。
陳祗
本傳稱選曹。
左選鄧良
景耀中。芝傳。
右選楊戲
建興十二年。
王祐
輔臣贊注。
尚書郞蔣琬
建安二十四年。
馬齊
章武中。輔臣贊注。
李驤
同上。
鄧芝
建興元年紀。
李虎
景耀六年紀注蜀記。
黃崇
景耀中。權傳。
費恭
禕傳。
習忠
輔臣贊注。
李密
華陽國志。
度支柳伸
建興初。

吴郞中有選曹(見虞翻﹑張溫傳),餘曹無考。

選曹虞汜
翻傳。
曁豔
張溫傳。
徐彪
同上。
陸允

尚書郞懷敍
顧雍傳。
鍾離盛
牧傳注典錄。
王蕃

韋曜

魏尚書諸曹典事,員數無考,第七品(官品)。

蜀無考。

吴無考。

魏尚書主書令史,員數無考,第八品(官品)。尚書郞以草呈示令僕訖,乃付令史書之,書訖,共省讀之,內本來,臺郞統之,令史不行知也。書之不好,令史坐之(御覽引魏武集選擧令)。

蜀同。

李譔
建興中。

吴無考。

右尚書臺。

魏中書監一人(宋志○晉志○初學記○六典),千石(六典),第三品。太祖為魏王時置祕書令,典尚書奏事,此卽中書之任也。黃初中改祕書令為中書令,又置監﹑令各一人,監右于令(六典)。妙選文學通識之士為之(初學記)。掌贊詔命,記會時事典,作文書(通典),典尚書奏事。若密詔下州郡及邊將,則不由尚書(六典)。

劉放
黃初二年。
孟康
杜恕傳注魏略。由令遷。又見御覽引晉陽秋﹑顏師古漢書敍例。
朱整
御覽,同上。
韋誕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劉劭傳注敍錄。

蜀無。

魏中書令一人(同上),千石,第三品。太祖為魏王時置祕書令,平尚書奏事。黃初初,(據孫資﹑劉放傳,應在黃初二年。)改為中書令,與中書監並掌枢密(通典)。

孫資
黃初二年。
劉表
嘉平元年。鍾會傳注。
李豐
嘉平中。夏侯尚傳。
孟康
嘉平中由渤海太守遷。嘉平六年注﹑杜恕傳注魏略﹑顏師古漢書敍例。
虞松
鍾會傳注世語。
劉階
隋志。
甄備
太平寰宇記。

蜀同。(諸葛亮傳注引襄陽記有中書郞向充,則準漢制置中書令可知。)

吴同。(或但云中書。)

陳恂
嘉禾二年傳注吴書無令字。
闞澤
嘉禾中。加侍中。
孫宏
太元中。潘夫人傳﹑張昭傳﹑朱據傳﹑諸葛恪傳。
楊融
孫奮傳無令字。
紀陟
永安中。甘露元年傳注吴錄。
宏璆
同上。
鍾離牧
由丞相司直遷。
董朝
建衡六年。
胡沖
天紀四年傳﹑綜傳。
張尚
歸命時。紘傳。
賀劭
歸命時,由左典軍遷。
石化
金樓子卷二。

中書僕射,吴所置。元興元年後,其職省為侍中(韋曜傳)。

韋曜

中書丞,吴所置。

丁晏
太平元年。孫綝傳。
華覈
永安中。
陳聲
王蕃傳。

魏中書侍郞四人(晉志),第五品,主詔誥。黃初初,中書旣置監令,又置通事郞,掌詔草,次黃門郞。黃門郞已署過,通事乃署名,已署,奏以入,為帝省讀,書可。後改為中書侍郞。(初學記○通典○案:諸紀傳亦稱中書郞。)

司馬孚
延康元年。晉書。
刁幹
太和中。宋書禮志。
韓曁
盧毓傳。
鄧颺
曹爽傳注魏略。
張緝
旣傳。
王基
正始二年。
鍾會
正始中。
夏侯和
嘉平元年。鍾會傳注。
衞瓘
同上。
王沈
嘉平初由大將軍掾遷。晉書。
虞松
鍾會傳注。初學記引郭頒世語。
王伯興
初學記。
羊祜
正元中公車徵拜。晉書。
任愷
同上。
張華
以相國長史兼。晉書。
裴楷
由吏部郞遷。晉書。
通事郞荀勖
晉書。
衞瓘
在位十年,不云轉中書郞,從官改也。同上。
鄒湛
晉書。
楊文宗
晉書外戚傳。

蜀曰中書郞。

向充

吴同。(亦或曰中書郞。)

袁禮
赤烏元年傳。
李崇
太平元年傳。
韋曜
永安元年。漢書序例作中書僕射。
劉川
永安七年傳。
射慈
後主休傳。
董朝
同上。
周昭
後主休時。步騭傳。
張尚
紘傳。
奚熙
鳳凰元年傳注。
紀陟
甘露元年傳注吴錄。
薛瑩

盛彥
晉書孝友傳。

魏中書通事一人(初學記),第七品,掌呈奏。高貴鄕公改為通事都尉,尋又改為通事侍郞。(初學記○案:官品有通事舍人,晉宋志俱云晉時始置。)

華廙

蜀無。

吴無。

魏中書主書令史,員數無考,第八品。

紀元龍
管輅傳注。
郤揖
蜀志郤正傳。

魏著作郞一人(六典○册府元龜),第六品,專掌國史。太和中始置,隸中書省(宋志○晉志○六典○初學記)。或為兼官(六典)。

典著作衞覬
太和中以尚書。
王沈
正始中以侍中,與荀覬﹑阮籍共撰魏書。晉書。
應璩
正始中以侍中。
孫該
劉劭傳注文章敍錄云:復還入著作。是該先為郞中,蓋著作郞也。
王沈
初學記。
傅玄
晉書﹑册府元龜。撰集魏書。
繆施
晉書傅玄傳﹑册府元龜。同上。

蜀無。

吴置左右國史二人,掌修國史。(見華覈﹑韋曜傳。)

韋曜
元興初以侍中領。
薛瑩

華覈
寶鼎二年。

魏著作佐郞三人(六典○册府元龜)。第七品,掌貳著作郞修國史。太和中置,俱隸中書(初學記)。

張華
晉志。

魏著作主書令史,員數無考,第八品(官品)。

吴東觀令一人,左右丞二人,吴所置。(國山碑云:中書東觀令史立信中郞將臣蘇建所書。則吴東觀乃屬中書,與魏著作同。後漢書馬嚴傳:東觀為老氏藏室,注老子。為柱下史,四方所記文書,皆歸于柱下。言東觀多經籍,故班固﹑賈逵等皆校書東觀。疑吴仿漢制置此官,故皆與史職相連也。)

華覈
建衡三年傳。
朱育
虞翻傳注典錄,鍾離牧傳注同。
周處
天紀中。魴傳。
左丞周處
晉書。

右中書省。

魏祕書監一人(宋志○晉志○通典○六典),六百石,第三品。武帝初置祕書令,典尚書奏事,兼掌圖書祕記。黃初初改為中書令,而祕書改令為監,掌藝文圖籍之事(晉志○宋志○通典○初學記○六典)。自董卓之亂,獻帝西遷,圖書縑帛,軍人皆取為帷囊,所收而西,猶七十餘載。兩京大亂,掃地皆盡。魏氏代漢,采掇遺忘,藏在祕書,中外三閣。祕書郞鄭默始制中經簿,删省舊文,除其浮穢(隋書經籍志○北堂書鈔引王隱晉書),加題錄焉(同上)。祕書監初屬少府,及王肅為監,乃不復屬。(六典○御覽載王肅祕書不應屬少府表曰:魏之祕書,卽漢之東觀。郡國稱敢言之士上東觀。且自大魏分祕書而為中書以來,傳緒相繼于今,三監未有隸名于少府者也。今欲使臣編名于騶口,隸言于外府,不亦隳朝章而辱國典乎!太和中,蘭臺祕書爭議,三府奏議祕書司先王之載籍,掌制書之典謨,與中書相亞,宜與中書為官聯云云。)其蘭臺亦藏書籍,而御史掌之。(通典○王朗傳注魏略薛夏傳:蘭臺為外臺,祕書為內閣。)

路粹
建安十九年。王粲傳注典略。
劉放
延康元年。右皆未改中書以前。
領祕書監王象
黃初中以散騎常侍領。
王肅
太和中以散騎常侍領。
庾峻
初學記﹑晉諸公贊。
孫炎
王肅附傳。
王沈
正始中由治書侍御史遷。晉書。
秦靜
晉書輿服志。
羊祜
景元初。晉書。
司馬瓌
晉書。
裴演
唐書世系表。

蜀置祕書令一人,六百石,掌校祕書,或以他官領之。(郤正傳:官不過六百石。是蜀秩與漢制同也。○季漢輔臣贊注:步兵校尉習隆掌校祕書。此以他官領之之證。)

郤正
景耀初。从吏轉為令史,遷郞至令。

吴無。

魏祕書左右丞二人,(晉宋志○初學記﹑北堂書鈔﹑六典﹑通典同。)四百石(北堂書鈔引王肅表),第六品。武帝置(御覽引魏志),文帝建國,分祕書,立中書,以祕書左右丞劉放﹑孫資為中書監令(北堂書鈔)。自置丞一人,別掌文籍。(宋志作掌藝文﹑圖籍。)多以祕書郞遷之(初學記)。黃初中,以何楨為祕書丞。而祕書先自有丞,其後遂有左右(宋志○六典○通典)。

左右丞劉放
延康元年。
孫資
同上。
嚴苞
王朗傳注魏略。
薛夏
同上。
何楨
北堂書鈔引虞預晉書。
庾峻
五元初。晉書。

魏祕書郞四人(北堂書鈔引晉太康起居注),四百石(册府元龜),第六品。掌中外三閣經書,覆校殘缺,正定脫誤(書鈔引晉官品令)。武帝建國時置(書鈔引魏志)。

劉放
魏國初。
孫資
同上。
劉劭
建安末。
王基
黃初中。
鍾會
正始中。
劉璠
隋經籍志。
鄭默
晉書。
何楨
六典。

蜀同。

郤正
同上。

吴有祕府郞,掌祕書。(韋曜傳:曜所撰洞記等書,乞上祕府,于外料取,呈內以聞。卽此。)

薛瑩

華覈

魏校書郞(通典○册府元龜○官品),員數無考,第八品,典校祕書。魏始置(通典)。

杜摯
劉劭傳注文章敍錄

魏主書﹑主圖﹑主譜令史,員數無考,第八品。(官品尚書﹑中書﹑祕書﹑著作﹑主書﹑主圖﹑主譜令史,俱第八品,然尚書﹑中書不當有圖譜,圖譜蓋專指祕書言之。)

蜀同。

郤正
同上。

右祕書省。

魏中領軍一人(晉志○宋志○通典),第三品。掌禁兵(夏侯惇傳),主五校﹑中壘﹑武衞三營(晉宋志○通典)。建安四年,太祖丞相府自置領軍(晉志),延康中置中領軍,故漢北軍中候之官也。(北堂書鈔引魏略○晉志:建安十二年改領軍為中領軍。與此異。)資重者為領軍將軍,資輕者為中領軍(晉志),出征則置行領軍。(武紀建安十四年夏侯淵為之○案官品復有北軍中候及丞,宋志晉武帝置。則魏時無此官。惟張郃傳明帝遣南北軍士三萬及武衞虎賁衞郃。是魏雖置中領軍,亦仍有南北軍之名也。)

領軍史渙
建安中。夏侯惇傳注魏書。
韓浩
建安十八年。武紀注魏書。
劉曄
建安二十年。
中領軍曹休
建安二十年。案魏略云延康中置此官,則是年不應卽書中領軍,當由史臣據後制言之。
曹眞
建安二十四年。
夏侯尚
延康元年至黃初元年。
朱鑠
黃初五年。吴質別傳。
衞臻
黃初末以吏部尚書行。
夏侯獻
公孫度傳注魏名臣奏。
薛悌
陳矯傳注世語。
荀霬
彧傳。
桓範
太和中。曹爽傳注魏略。
許允
夏侯尚傳。世說賢媛注引魏略作領軍將軍。
曹羲
嘉平元年紀。
王觀
嘉平元年以太僕行。
司馬昭
正元二年以安東將軍兼。晉紀。
王肅
正元中。
司馬望
景元末以衞將軍領。晉書。
羊祜
咸熙末。晉書。
領軍將軍曹休
延康元年。
夏侯獻
景初二年。劉放傳。
蔣濟
正始元年由護軍將軍徙。
曹演
正元中。曹仁傳。
曹羲
北堂書鈔﹑傅子。

蜀亦置中領軍,復有領軍﹑前領軍﹑行領軍諸官。

中領軍向寵
建興中。朗傳。
領軍吴班
章武中。輔臣贊注。
馮習
同上。
龔衡
景耀中。同上。
前領軍張翼
建興十二年。
行領軍趙統
雲傳。

吴曰領軍將軍,復置左領軍﹑右領軍。

孫異
韶傳。
徐詳
黃龍元年。胡綜傳。
胡綜
同上。

魏長史一人,六百石,第七品(晉志○官品)。

司馬一人,六百石,第七品(晉宋志○官品)。

賈輔
咸熙二年紀。

魏中護軍一人(晉宋志○通典),第四品。掌禁兵(夏侯惇傳),總統諸將任,主武官選擧(夏侯玄傳注引魏略○晉志),隸領軍(晉志)。太祖為漢丞相時置護軍,建安十二年改為中護軍(夏侯惇傳注引魏書韓浩傳○晉宋志)。資重者為護軍將軍,資輕者為護軍。(晉志○夏侯玄傳:玄世名知人,拔用武官,參戟牙門,無非俊傑,多牧州典郡,立法垂教,于今皆為後式。又注引魏略:前後當此官者,不能止貨賂,故蔣濟為護軍時,有謠言:「欲求牙門,當得千匹:百人督,五百匹。」玄代濟,故不能止絕人事。及景王為之,整頓法令,人莫犯者。此皆主武官選擧之證。又太祖時有左護軍徐宣,此官疑不常設。)

護軍王圖
建安十八年。武紀注魏書。
韓浩
建安末。武紀注魏書。
臣陟
延康元年。上尊號碑,無姓。
中護軍牽招
建安末。
陳羣
黃初六年以鎭軍大將軍領。
蔣濟
太和中。
畢軌
正始中。曹爽傳注魏略。
夏侯玄
正始中。
司馬師
嘉平初代玄。玄傳注魏略。
司馬望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晉諸公贊﹑毌丘儉傳注。
司馬炎
景元元年假節。晉紀。
賈充
景元初由廷尉遷,四年假節。逵傳﹑鍾會傳。
護軍將軍夏侯淵
建安十七年。
蔣濟
太和中由中護軍就遷。
司馬望
嘉平三年。晉書。

蜀置中護軍一人,前後左右護軍各一人。(免李平公文有前左右護軍,則有後護軍可知。)復有護軍﹑行護軍之官。

趙雲
建興元年。
費禕
建興八年以偏將軍行。
許允
建興八年。免李平公文。
王平
延熙元年。
丁威
建興八年以篤信中郞將行。免李平公文。
劉敏
建興八年以偏將軍行。同上。
護軍姜維
建興八年。同上。
行護軍諸葛攀
延熙中。亮傳。
楊戲

吴壹
建興十九年。輔臣贊注。
陳戒
建興七年。華陽國志。

吴置中左右護軍各一人,復有護軍官。

周瑜
討逆時。
呂蒙
建安二十一年。
步騭
黃武二年以右將軍兼。
全琮
黃龍元年以衞將軍兼。
留贊
五鳳二年以左將軍兼。孫峻傳注吴書。
蔣欽
建安十九年。
朱然
黃龍元年以車騎將軍兼。
護軍孫震
天紀四年傳注干寶紀。

魏長史一人(晉宋志○魏書韓浩傳),六百石,第七品。

司馬一人(同上),六百石,第七品。

石苞
司馬師時。晉書。
李允
晉書。

魏武衞將軍一人(晉宋志○通典),第四品,主禁旅(宋志○通典)。太祖始置武衞中郞將,文帝踐阼,改為武衞將軍。(宋志○許褚傳:褚遷武衞中郞將。武衞之號自此始也。又齊王紀注:諸臣永寧宮奏名,中壘列武衞下,五校又列中壘下,今據為先後。)

中郞將許褚

將軍許褚
黃初元年。
曹爽
景初二年。
曹訓
嘉平元年。爽傳。
曹演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
荀顗
正元中。何夔傳注晉紀。

長史一人,第七品。

司馬一人,第七品。

蜀無。

吴所置同,亦典宿衞。(見孫峻傳,又武衞士施朔吿綝欲反,有徵。此卽武衞營在輦下之證。)

孫峻
建興元年。

魏中壘將軍一人(嘉平六年紀注魏書),第四品,掌宿衞兵。(案:西漢有中壘校尉,營壘門內,又外掌西域。後漢省中壘,但置北門中候。魏置中壘將軍,蓋亦因此。晉志:中領軍領五校﹑中壘﹑武衞三營,則亦掌宿衞兵也。晉書宣紀:正始六年,曹爽毀中壘中堅營,以兵屬其弟中領軍羲。卽此。)

郭表
后妃傳。
荀廙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曰中壘將軍昌武亭侯臣廙。錢少詹考異謂卽荀彧傳之荀霬。
司馬炎
甘露四年紀。

長史一人,第七品(官品)。

司馬一人,第七品(同上)。

蜀無。

吴無。

魏屯騎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第四品,掌宿衞兵。(漢志○漢官:領士七百人。○案武紀建安二十年注魏書:幸長水南門,會五營士為八陣。孫資別傳:今五營所領見兵不過數百。又毌丘儉傳注:表曰五營領兵,闕而不補。皆指五校。)

臣祖
延康元年。上尊號碑有屯騎校尉都亭侯臣祖,無姓。
任福
黃初六年紀。
楊曁
太和二年。
曹肇
景初二年。休傳﹑劉放傳。
司馬駿
正始中由步兵校尉遷。晉書。
武陔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曰屯騎校尉關內侯臣陔。據晉書,當卽武陔。
司馬伷
高貴鄕公紀注漢晉春秋。

蜀同。

王連
建興元年。
孟光
建興初由符節令遷。
宗預
延熙十年。

吴同。

吾粲
由會稽太守遷。
留贊

張悌
永安中。天紀四年傳注襄陽記。

魏司馬一人(晉宋志),千石,第七品。

主簿一人(同上),第九品功曹。(漢官:員吏百二十八人。)

魏步兵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第四品,掌宿衞兵。(漢志○漢官:領士七百人。○北堂書鈔﹑世說注引魏氏春秋:阮籍聞此官缺,廚多美酒,營人善釀酒,求為校尉。○五校官次,皆據永寧宮■奏諸臣列名為先後。)

臣福
延康元年。上尊號碑有步兵校尉關內侯福,疑任福先為此官。
段昭
黃初六年。文紀。
卞琳
后妃傳。
阮籍
嘉平中。王粲傳注魏氏春秋,同上。晉書。
郭建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曰步兵校尉臨晉侯臣建。據后妃傳當卽郭建。
司馬攸
正元中。晉書。又見北堂書鈔引王隱晉書。
司馬駿
由常侍遷,兼常侍如故。晉書。

蜀同。

向朗
建興元年。
習隆
諸葛亮傳注襄陽記﹑輔臣贊注。

吴同。

鄭冑
太平二年傳。
諸葛建
恪傳。

魏司馬一人(同上),千石,第七品。

主簿一人,第九品功曹。(漢官:員吏七十三人。)

魏越騎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第四品,掌宿衞兵。(漢志○漢官:領士七百人。)

薛喬
曹休傳注魏書。
荀緯
黃初四年。王粲傳注文章敍錄。
甄毅
景初中。后妃傳。
臣初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無姓。
王渾
咸熙中。昶傳。

案任城王傳:行越騎將軍。則校尉亦有時為將軍。

蜀同。

楊洪
建興初領蜀郡太守。

吴同。

呂據
黃龍中。
鍾離牧
赤烏中。
太史享
慈傳。
虞聳
翻傳。

魏司馬一人,千石,第七品(同上)。

主簿一人,第九品功曹。(漢官:員吏百二十七人。)

魏長水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第四品,掌宿衞兵。(漢志○漢官:領烏桓胡騎七百三十六人。)

戴陵
黃初中。上尊號碑曰長水校尉關內侯臣淩。陵作淩。
段默
太和二年。夏侯惇傳注魏略,京兆人。
臣超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有長水校尉關內侯臣超,無姓。
郭芝
正元中。后妃傳。
鄧芝
正元二年紀。

蜀同。

廖立
建興元年。
秦宓
建興初。
諸葛均
亮傳。
胡博
董和傳注。

吴同。

孫泰
嘉禾初。匡傳。
張布
永安元年傳。
孫闓
綝傳。
陸叡
績傳。
諸葛竦
恪傳。

魏司馬一人,千石,第七品。(同上○漢志復有胡騎司馬一人,魏無考。)

主簿一人,第九品功曹。(漢官:員吏百五十七人。)

魏射聲校尉一人,秩比二千石,第四品,掌宿衞兵。(漢志○漢官:領士七百人。)

臣質
上尊號碑有射聲校尉關內侯臣質,無姓。
甄暢
黃初末。后妃傳。
甄像
靑龍二年。同上。
甄溫
嘉平中。同上傳注晉諸公讃。又見嘉平六年紀注魏書曰射聲校尉安陽鄕侯臣溫。

蜀同。

張裔
建興中。
諸葛瞻
延熙中。
楊戲
同上。
向充
景耀中。朗傳。

吴同。

孫松
翊傳﹑陸遜傳。

魏司馬一人,千石,第七品(同上)。

主簿一人,第九品功曹。(漢官:員吏百二十九人。)

右屬中領軍

魏城門校尉一人,比二千石,第四品,掌洛陽城門十二所。(漢志○通典:出從緹騎百二十人。)

徐宣
黃初元年由御史中丞遷。
楊阜
太和初由武都太守遷。
曹爽
太和中。
孫禮
正始末。
■慮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

蜀無攷。

吴所置同。

全尚
建興初。全夫人傳。
孫諧
賁傳注吴歷。
■歆
國山碑。
陸紆
唐書宰相世系表。

魏司馬一人(通典○官品),千石,第七品,主兵城門(漢志)。

每門候一人(志),候副一人(官品),六百石,第七品。洛陽城十二門,東有三門,其北曰建春門,次南曰東陽門,次南曰清明門;南有四門,其東曰開陽門,次西曰平昌門(此門名見晉書食貨志),次西曰宣陽門,次西曰津陽門;西有三門,其南曰廣陽門,次北曰西明門,次北曰閶闔門;北有二門,其東曰廣莫門,其西曰大夏門。(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又太平寰宇記引陸機洛陽記載魏門名。)

平昌司蕃
魏略桓範傳。

右屬城門校尉。

魏御史中丞一人,第四品。本御史大夫之丞(漢志),在殿中蘭臺掌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受公卿奏事,舉劾彈章(漢表)。及御史大夫轉為司空,因別留中,為御史臺率(漢志)。黃初初改為宮正,復為臺主,尋又改曰中丞(初學記引齊職儀○六典○通典○鮑勛傳)。又置督軍御史中丞,黃初二年官省。(晉宣紀○又初學記引魏氏春秋:故事,御史中丞與洛陽令相遇,則分路行,以土主多逐捕,不欲稽留。)

宮正鮑勛

督軍御史中丞司馬懿
黃初元年由尚書遷,二年督軍,官罷轉侍中。文紀注﹑晉宣紀。
中丞陳羣
建安十八年由丞相參軍遷。
崔林
建安十八年遷此官,黃初元年轉尚書。
徐宣
黃初元年由魏郡太守遷。
荀俁
彧傳。
徐福
諸葛亮傳注魏略。
諸葛誕
太和﹑正始中再任。
杜恕
正始中。
魯芝
嘉平元年。曹爽傳注魏略。
鍾毓
嘉平六年。繇傳。
■齡
嘉平六年紀注魏書,無姓,一作鈐。
李允
景元初。晉書。
陳騫
由相國長史遷。晉書。
李熹
由大將軍右長史遷。晉書。
石鑒
晉書。

蜀同。

向條
景耀中。朗傳。

吴同。

劉闡
大帝時由益州刺史遷。劉二牧傳。
任奕
虞翻傳注會稽典錄。

魏持書執法一人(晉宋志○六典○通典)。第六品,魏置,掌奏劾(晉宋志○通典○册府元龜)。

鮑勛
黃初初由御史中丞左遷。
高柔
黃初中。

蜀無。

吴置中﹑左﹑右執法各一人,平諸官事。

是儀
黃武中。
胡綜
黃龍中。
薛瑩

魏督軍糧執法一人,出征則置(杜襲傳),第六品。

杜襲

蜀無。

吴無。

魏持書侍御史二人(志作治書○晉宋志○六典○通典),六百石,第六品,魏置,掌律令(宋志○通典○册府元龜),分掌侍御史所掌諸曹,若尚書二丞(宋志)。

衞覬
建安末。
陳羣

高柔
黃初元年。後轉執法。
荀禹
黃初七年。明紀。北堂書鈔引魏氏春秋作荀寓。
王觀
靑龍中。
毌丘甸
儉傳。
王沈
晉書。
王烈
世說新語賞譽注引晉諸公贊。

蜀無考。

吴無考。

魏侍御史八人,(宋志○六典○通典○官品名部曹御史。)六百石,第七品。掌察舉非法,受公卿羣吏奏事,有遺失者,舉劾之(漢志)。所掌凡八部,有治書曹,掌度支運,課第曹,掌考課,不知其餘曹(宋志○六典)。

鮑勛
建安末。
羊秘
延康元年。文紀注。
武周
同上。
鄭渾
黃初元年加駙馬都尉。
衞恂
楊俊傳。
杜友
嘉平初。毌丘儉傳注世語。
庾峻
晉書本傳。
盧欽
嘉平中。晉書。
石鑒
晉書。
司馬睦
同上。

蜀無考。

吴所置同,員數無考。

朱據
黃武初由五官郞中遷。
徐原
呂岱傳。
陸胤
傳稱御史,無侍字。

魏殿中侍御史二人(宋晉志○六典○通典),六百石,第七品。魏初,蘭臺遣二御史居殿中,同察非法,故曰殿中侍御史。(同上○初學記。又初學記﹑北堂書鈔﹑御覽引魏略曰:帝嘗大會,殿中侍御史簪白筆側堦而坐。上問左右:「此為何官?何主?」左右不對。辛毗對曰:「此謂御史,舊時簪筆以奏不法,今直備位,但珥筆耳。」)

蜀無。

吴無。

魏三臺﹑五都侍御史各一人,第七品。(官品○案初學記引魏略:魏以長安﹑譙﹑許都﹑鄴﹑洛陽為五都。故蜀志魏延傳注引魏略曰:夏侯楙鎭長安,亮于南鄭與羣下計議,延曰:「楙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直从襃中出,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及京兆太守耳。」此卽五都有御史分駐之證,卽指此官。三臺卽指尚書﹑符節諸臺。)

蜀無。

吴無。

魏督軍糧御史一人,第七品,出征則置。

杜襲

蜀無。

吴有監農御史一人(見樓玄傳中)。

樓玄
永安中。

魏禁防御史,員數無考,第七品,亦蘭臺之職(册府元龜)。

蜀無。

吴無。

魏蘭臺令史,員數無考,第九品,掌奏及印工文書(漢志)。

右屬御史臺。

魏都水使者一人(水經注),第四品,主陂池灌漑﹑保守河渠。(晉志○案:晉宋志皆云晉武帝始置都水使者,通典因之,而水經注穀水下引洛陽記有太和五年都水使者陳協勒石,則非晉武時始置可知。册府元龜亦云魏都水臺有都水使者一人。)

陳協
水經注引洛陽記﹑語林二書。
陳煕
御覽引華儁洛陽記。

蜀無考。

吴無考。

魏水衡都尉,前﹑後﹑左﹑右﹑中五人。(册府元龜○案:晉宋志俱云晉武帝省水衡,則册府元龜所載當是魏制。)第六品,主天下水軍舟船器械(宋志)。

李定
唐書宰相世系表。

魏河隄謁者五人,(晉書傅玄傳:魏初未留意于水事,先帝統百揆,分河隄為四部,幷本凡五,以水功至大,與農事幷興。)第七品,主陂池灌漑﹑保守河渠(晉志)。

袁敏
渙傳。
樊晨
景元三年。水經注鮑丘水下。

都水參軍二人(册府元龜),第七品。

令史,員數無考,第八品。

右屬都水臺。

魏符節令一人(晉宋志○通典○六典)。六百石,第五品,掌授節﹑銅虎符(晉宋志)。建安十八年魏國初置符節令(魏都賦注),別為一臺,位次御史中丞(晉宋志○六典)。

蜀同。

孟光
建興元年由議郞遷。
王士
輔臣贊注令誤作長。

吴同。

朱貞
赤烏八年傳注吴歷。

魏符節郞四人(通典○官品),第七品。在中主璽及虎符﹑竹符之半者。(漢志○案晉書禮志:故事,遣將出征,符璽郞授斧鉞于西堂。)

蜀無考。

吴所置同。

朱績
以父任。
呂據
同上。
朱異
同上。

右屬符節臺。

魏殿中將軍一人(官品○晉宋志),典兵一人(同上),第六品。督守殿內(官品),朝會宴饗,則將軍戎服直侍左右。夜開城諸門,則執白虎幡監之(宋志)。魏所置,前代無。

殿中中郞將一人,第七品(官品)。

殿中校尉一人,第七品(官品)。

尹大目
曹爽傳注干寶晉書。

殿中都尉一人,第八品(官品)。

司馬一人,第八品(同上)。

羽林郞無員,第八品(同上)。

蜀置殿中督一人,一名中部督,典宿衞兵。

向寵
建興初。

右屬殿中將軍。

殿中監一人(六典○通典○册府元龜),第七品,掌帳設監護之事。(同上○衞臻傳:殿中監擅収蘭臺令史,臻奏案之,詔曰:「殿舍不成,吾所留心,卿推之何?」卽此官。)魏所置(六典)。

典事,員數無考,第九品。

右屬殿中監。

魏崇文觀有祭酒諸官,靑龍四年置。此觀徵善屬文者以充之。

祭酒王肅
以秘書監兼。